| 
      
        | 
              
                | 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素食健康 >
一种被忽视了的健身养生方法 |  
                | 
                    
                    
                      | 
	 一种被人们忽视了的健身养生方法—静坐。经过几千年的考验,在众多养生理论中最有效、最可靠,在众多养生补品中最普通、不用钱。这块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却被追求新鲜的人们忘记了。 
 
	 静坐与健康静坐是人们修养身心的一种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医心理上的过患,可以说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疗。身病者如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贫血体弱,失眠健忘,阴虚火盛,精力不足,伤风感冒,头晕眼花,或形容枯稿,消瘦孱弱,萎靡不振等;心病者如愤怒悲伤,优郁烦闷,恐惧退缩,贪欲骄慢等,若能学习打坐,持之有恒,不论上述什么毛病,都可以克服。静坐还能预防於未然,更使皮肤润泽,美化颜面。如果工作辛劳,或用神过久,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只要能静坐半小时,便恢复精力充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气和,意志高昂。静坐对人的裨益实在甚大,甚至普通药石也难与比拟的,因此不论教师学生,商买文员,农夫劳工,僧俗道儒,均宜习打坐。
 香港居民,因生活紧张,不少患上了神经衰弱,此毛病令人非常困扰,并影响饮食与睡眠。人们一患上了此症,非短时间可以医治好的,就是求医也多是治标而非治本。此病既是精神上发生了问题,不能纯以药石医治,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才易为力。本人早年也曾患此症,且颇严重,虽曾请中西医诊治,仍多月未愈。后於寺内专心静坐,经半年时间,遂告痊愈。又如近邻有一杨先生,患此病也有多年,食量大减,长期失眠,神经过敏,坐立不安。常为人说:“已无希望,就等死了。”虽然药石纷投,迄未见愈,一医生且对杨氏说:“你根本没有病”。后来杨氏於无奈何之下,经友人介绍,前来见我,我即教他学习静坐,同时还陪他一起打坐,坐后陪他一起拜佛,如是终而复始,使动静调节,约两小时之久,该日是下午。翌晨他来对我说:“多月来夜间只能睡眠一两小时,昨晚一睡即六个钟点。”因为打坐有此效果,他以后即决心时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年了,杨氏身体现仍健康如常。此外,也曾有多人患此症,因求医罔效,来找我学习打坐,可惜他们没有恒心,一曝十寒,所以收效不显。
 学习静坐之人,一定要有耐性,转消极为积极,转苦闷为快乐。因初学静坐,必觉心烦与腿麻痹,妄念纷起,枯燥乏味,但是静坐日子久了,不但可以降伏妄想,更能发生无穷的趣味,此时等於上了瘾,欲罢不能,这种轻安快乐,实非世间五欲之乐可以相比。
 有人以为打坐是消极,乃是出家人的事,与世无关。其实,不论世间那一行业的人,假如纯是消极,没有积极的另一方面,此人决定不会生存。有如世人日间劳作。晚上休息,如果终年动而无静,或静而无动,决无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动静,不知心也有动静,身动静者,劳作是动,休息是静;心动静者,有思想为动,无思想为静。而身体除於夜间睡眠外,日间仍可休息,以普通人工作八小时,馀者均是休息时间,何况於八小时工作期间,也有时会休息。但心除在夜间睡眠不想而外,馀十六小时,未曾有一分钟停止,何况於睡眠内,心仍时有颠倒梦想。由此看来,身之静多於动,而心之动多於静,二者不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现今世人欲想身壮力健,唯有将身心动静调协平均,每日除增加运动外,仍要想法多宁静其心。关於身体上的运动与方法,种类甚多,想人多知其梗概,勿须本人赘言,唯宁静其心的功夫与方法,世俗多未注意。因此本人希望读者能於忙里偷闲,学习静坐。
 
	 想要修习静坐的可以参照下列讲义: 
 
	修习静坐的体验 
 
	静坐的前方便 
 
	静坐与修身 
 
	静坐与修心 
 
	六妙法门 
 
	四色界定 
 
	四无量心 
 
	四空处定 
 
	十六特胜 
 
	五轮三昧 
 
	九种不净观 
 
	八念法 
 
	十种观想 
 
	八背舍 
 
	八胜处 
 
	十一切处
 
	 
 
		
 |  |  |  
        |  |    | 
      
        | 
          
            |  | 佛事活动 |  |  |  
        
          | 
              
                |  | 佛教乐曲 |  |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