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静坐-分页 > 静坐-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
天台宗的六妙法门,第一是数息。修行人因修数息之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与及非非想定前文已略为解释。
第二妙门是随息,行者因修随息之故,能出生十六特胜,佛说十六特胜缘起,是初说四谛法时,弟子有不能悟者,故为他们更说九想观,八背舍等不净观法。修不净观虽除贪欲,其中又有生厌患心者,因此不得无漏。故佛改变方针,教其舍不净观,转为修特胜法,因特胜法中,有定有慧,具足诸禅,故称为特胜。
十六特胜者,第一知息入。息入时,知其从鼻至脐部。第二知息出。息出时,知其从脐至鼻端。如是一心照息,心随於息不乱。又能知息相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修习随息法比数息为胜,因数息心粗,无有观行智慧,多生爱见过患。习随息之时,即知此息是无常,命依於息,以息为命,如果一息不还,则命亦随之而去,息既无常,命亦无常,爱见等病,自不易生。
第三知息长短。修随息时,忽觉入息长,出息短。因心静住内,息随心入故,入则知长,心不缘外境,出则知短。又心细则息亦细,息细则入息从鼻至脐,微缓而长,出息从脐至鼻,亦复如是,如人疲极,休憩欢喜,息即随细且长。反之,心粗则息亦粗,息粗则出入急疾而短,譬如人怖,疾走上山,或担重疲极,此则息短。
第四知息遍身。修随息时,忽觉其身如云如影,又觉出入息遍身毛孔,见息入无积聚,息出亦无分散。觉身空假不实,无常生灭,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以上三事和合,方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亦无所依,知空亦不可得,如是了知,於定中方能不著。
第五除诸身行。行者因觉息遍身,忽发得初禅定,心眼开明,见到身中三十六物,臭秽可恶。此时方知三十六物,皆由四大而有,其中一一无我,亦无我身,此时即除心行粗受。
第六受喜。照出入息,则可除却懈怠睡眠,而觉心轻柔软,随著定心而受喜。
第七受乐。乐从喜生,若心得喜,身便调适,身调适后,则得心乐,乐是喜增长故。又初心中生悦,是名为喜,后遍身喜。故名为乐。
第八受诸心行。上既受乐在怀,必有心所法相随,倚心乐境。人一心时,知此定乃虚妄不实,而不贪著,则得三昧正受,故受诸心行。
第九心作喜。前既止心一境,但未有慧解,必为沉心所覆没,今用喜照了,令其不沉没,故名作喜。
第十心作摄。因喜心动散,则发越过常,摄之令还,不使驰散,返观喜性,毕竟空寂,可使定心不动。
第十一心住解脱。以上遍身之乐,凡夫得到,多生爱染,为其所缚,不得解脱。今以观照智慧,破析遍身之乐时,即知此乐,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妄不实,观乐不著,其心便得自在。
第十二观无常。观诸法空,生灭亦空,生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於其中亦无男,无女,无人,无受,无作,如是观无常法,可得自在。
第十三观散坏。此身不久,当是散坏磨灭之法,非真实有。此定亦由色受想行四阴和合而有,四阴散坏,定不可得,故心无所爱著。
第十四观离欲。凡有爱著,皆名为欲,离外而缘内,亦未免著欲,今入此定,能观破析。
第十五观灭。是心有生住异灭四相。多诸过患,虽修至识之极少之处,也是四阴和合,无常无我之法,不可染著,故观灭法。
第十六观弃舍。以上处处遍舍一面,至此舍到极点,凡夫得到,以为涅槃,不能舍离。今得此定,能观其法,亦是无常,苦空无我,非真涅槃,故观弃舍。
此十六特胜法,其中未必尽得,或得两三种,或得四五事,因根机不等,功夫有浅深,故所得特胜,亦因之而异。


回目录

上一讲:四空处定 

下一讲:五轮三味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