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静坐-分页 >
静坐-五轮三昧 |
五轮三昧
第三是止门,行者如修习止门,则能次第出生五轮三昧。佛教虽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进入佛的境地,但归根究底,不出止心一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若人能止心一处,五轮三昧便可任运开发,如静水无波,则森罗万象自然呈现了。
所谓五轮者:一地轮、二水轮、三风轮、四金沙轮、五金刚轮,此五种法门,皆是借譬喻而立名。梵语斫羯罗,此土翻译为轮。轮是车轮,如车轮上之毂辋辐等,诸相圆满具足。其义乃表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无欠无缺,犹如车轮。
轮又是转法轮的意思,由於世尊最初成道以至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时,初以示转,次以劝转,后以证转,经过三次转苦集灭道之四谛法轮,彼等乃得开悟,故又名转法轮。
轮又有二义:一是运载义,即由此处运至彼处。如众生依法修行,则可从苦海此岸,运至涅槃彼岸。二是摧碾义,能将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压之令平。如道人修得心静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乱烦恼。
三昧是梵语,华言为正定,定是从体立名,其心专注一处,息止缘虑,离於散动,故名为定。又名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即端直。今修行人端身正坐,一心修习止门,勇猛精进,能一心不乱,摧破贪瞋痴等烦恼,便可转凡成圣。
一地轮者,地有二义:一是住持不动。由於行者修习止门,则功夫必能由浅至深,若证得初禅未到地定时,其心忽如地湛然不动,自觉身首床褥诸相皆空,泯然入定,定法能持心,故如地不动。二是出生万物,由於至未到地定时,可以出生初禅种种功德事,犹如大地能出生一切万物,故名地轮三昧。
二水轮者,水有二义:一是润泽生长,行者於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能开发诸禅种种功德事,有定水滋润身心,其心自觉善根增长。二是体性柔软,由於得定之故,身心柔软,高慢心伏,其心任运随顺善根,故名水轮三昧。
三风轮者,风有三义:一游行虚空无所障碍,行者因修止门,便能觉悟因缘无性如虚空,更能开发初果以上所得智慧,此智慧如风之於虚空,无所障碍。二能鼓动万物生长,既得智慧无碍方便,即能激发出世善根种种功德生长,如风可以鼓动一切万物。三能破坏一切万物,即以此智慧,破一切诸见烦恼,如风之破坏万物。
四金沙轮者,金则譬喻真实无虚,沙喻无染无著,行者进而可以破见思迷惑,开发无著正慧,能得三果阿那含。若是菩萨,即入三贤十圣位中,能破一切尘沙烦恼,故名金沙轮三昧。
五金刚轮者,金刚体坚用利,能摧碎诸物。行者由於修习止门,则不为虚妄迷惑所侵,能断除三界见思烦恼,永尽无馀,证四果阿罗汉。若是菩萨,即能破除无明细惑,证一切种智,也名清净禅,依此禅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刚轮三昧。
此外,车轮若无牛马拖曳,终不自转,五轮禅定,亦复如是,虽然其中各有诸妙功德,若不假以止门为引导,无熏修之力,则处处有障碍,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今因行者善於修止,是故能得初心,由初心转至极果,其轮大有作用。法华经云:“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由於行者善修止门,故能具足五轮禅定,断三界迷惑,证三乘圣果。
回目录
上一讲:十六特胜
下一讲:九种不净观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