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静坐-分页 > 静坐-静坐与修身

静坐与修身
静坐虽有三种姿态,但用功的方法与旨趣,则各有不同。一般人学习打坐,大数是为了保健与祛病延年;而儒家则以修心养性为其目标;道教运气炼丹,以求飞升;佛教则以明心见性与成佛度生为终极。广述虽有千差万别,总括言之,不出修身与修心二种,上述前三者以修身方面较多,后一种则纯粹是属於修心。
佛经有说:大凡世间一切有作为之法,既落形迹,便不免有生有灭。身体既是由父母所生,当然也是有作有为,既是有作有为,不论将它修得如何坚固,就是仙家修得寿命千万岁,也不过后死而已。黄龙禅师曾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但心灵则不然,吾人的身体虽然会由少至壮,由壮至老,由老至死,变化不已,但心灵是从不随生死而转移的,不仅今生未曾改变,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结束之后,心灵依旧湛然不动,可谓亘古不变,永久常恒,佛经称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修其心,见其性,则可达至不生灭的境界。
关於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於此简略介绍数种如后:
假使有人能独居静室。将万缘放下,无思无虑,悬心如太虚,调和气息,安稳身心,由於心平气和,肌肉松驰,肺量增大,血液畅流,如此安坐,可以导致身体健康,无病延年。
或平息妄念,专心想着自己打坐,不令其心向外奔驰,一意观注全身,将心系缘一处,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见功。
或坐时用气脉上下前后,循环不息,吸气时,气由丹田盘旋而上,直达大脑;呼气时,气由大脑盘旋而下,再归丹田,如此往复不停,可使全身舒畅,百体康强,若未经人指导,则此法不可随便运用。
或运用增长呼息法,可以导致保健的作用,如道教用的服气方法,养精安神,宁静思虑,能使增长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
或止心於足,经常观想其心,集中於两足间,如此能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四大调顺,饮食消化,百病清除。
或系念於丹田,道教以心之灵气为丹,如田可以植禾,意即一切成长,不出此丹田外。其云:“常伏气於脐下,守神於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生,可以生身,此内丹不死之道”。此不过是其权宜之说,其实宇宙间的一切事事物物,凡有生必有死,有高必有低,有大必有小,有长必有短,有方必有圆。反之,无高即无低,无大即无小,无长即无短,无方即无圆,要得不死,须求无生,才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丹田有三个部位,在脐下面的是下丹田,在心窝处的为中丹田,在两眉中间的称上丹田,今教人观想所在的乃指下丹田。又道教说:丹田在脐下三寸的位置。密宗说:在脐下四指中脉之间。显宗则说:在脐下二寸半之间。对於丹田位置,虽然各说不一,总之,行者要将心念系於小腹之间,不攀缘外境,坐之日久,必能消除万病。
或将心念系於肚脐之中,由於人之有生,脐在最先,脐带系於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时,全靠脐吸取生长的元素,以是脐带为人生的重要部位。古德要人观想脐如豆一般大,首先解开上衣详细审视清楚,然后闭起眼睛,令身心调和,若心向外攀缘,立即收摄令返,过后若想念不清,再解衣细看,务令清楚,如此凝神,注守不散,非但可以祛病,且能发生禅定。
或用调身、息、心三种方法,一要调身不宽不急,宽是放纵,急即拘束,过宽易生懈怠,过急易生疾病。二要调息不涩不滑,涩是酸涩,滑即不凝滞,要使息不涩不滑,出入微细,若存若亡。三要调心不沉不浮,沉是昏暗不清,浮即妄想纷飞,要使心不起粗想,又不昏沉,明明白白,专注呼吸,如此静坐日久可以返老还童,逐渐也可入於禅定。
以上所述的种种方法,虽然各有浅深不同,但多是偏於修身之法,可请随意试用,而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务必出乎自然,不可过急,若制心一处,能令粗念不起,百日必可见功。


回目录

上一讲:静坐的前方便

下一讲:静坐与修心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