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静坐-分页 >
静坐-八胜处 |
八胜处
端身正坐,修八背舍之后,观心已经成熟,这时可以运转自如,不论净与不净,均能随意破除,从而转修八胜处了。此八法所以均名胜处,系含有二种意义:一者不论净与不净,或五欲之染法,得此观时则可随意能破;二者能善调观心,譬如乘马击贼,非但可破前阵,也能善制其马,故名胜处。
八胜处者:第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行者或观己身,或观所爱之人,胖胀烂坏,脓血流溢,不可爱乐。观欲界中色有二种,一者能生淫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淫欲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是不净色故名丑,至此观心淳熟,於好色中心不贪爱,於丑色心不瞋恚,但观色相由四大因缘和合而生,如水沫不坚固,智慧能深达假实之相,住是不净门中,可以破除贪爱与瞋恚。但由於观想仍未能成熟,若观多色,恐难摄持,譬如鹿游未能调服,则不敢远放,所以要观色少。
第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行者观心既熟,骨人未灭,尔时於定中广观外色,外色虽多,也不妨碍,首从一死尸观起,乃至十百千万一国土,乃至十百千万一世界,皆见悉是死尸,若见一切胖胀,乃至脓血烂坏亦复如是。摩诃衍中广说:若但观一切人,见不净白骨是名少,若作大不净观是名多,大不净观者,观象马牛羊六畜飞禽走兽之类,悉见为死尸胖胀,观饮食皆如虫如粪,衣服绢布,犹如烂皮烂肉,钱财宝物如毒蛇蚖,谷米如臭死虫,宅舍,田园,国土,城邑,大地,山川,林薮,皆悉烂坏臭处不净,乃至见白骨狼藉,一切世间不净,甚可厌患,行者於三昧中,随观即见回转自在,能破一切世间好丑爱憎贪忧烦恼,故可外观色多。
第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由於行者进人二禅,已灭内心色相,灭内色之理与前二背舍初开无异,今行者要破欲界烦恼,於第二禅中,重修此二胜处,乃对治除灭下地结使令无遗馀,又以观心未能成熟,要观多色,恐难摄持,是故仍观色少,以自修持。
第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行者既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但也要转变观道,令纯熟增明,牢固不失功力转胜。由於观内身色相既无,故外观色相虽多,也不妨碍,仍由一死尸观起,乃至扩至全世界,胖胀烂坏亦如此观。故云外观色多。
第五,青胜处。由於功夫用到纯熟,观见青色照耀,胜於背舍八色光明,至此八色光明虽然殊胜,谛观此色,知从幻心而生,如幻师观,所化幻色,本无所有,故不生爱染,是名胜处。
第六,黄胜处。见黄色如薝葡华,加工用行不已,忽见黄色照耀,胜於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是幻有,故不生爱著,名为黄胜处。
第七,赤胜处。见赤色如春朝霞。行者精进不住,忽见赤色照耀,胜於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如水月,故不起法执,名为赤胜处。
第八,白胜处。见白色如坷雪,行者勇猛修观,忽见白色照耀,胜於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是镜像,故不起贪爱,名为白胜处。
由於行者入第四禅时,念慧已经清净,将以上四种色,可以转更光显,如妙宝光,胜於前色。又用不动智慧炼此青黄赤白四色,少能成多,多能成少,转变自在,而且欲见即见,欲灭即灭,故名胜处。又者,以前见此胜色,烦恼未断,法爱心生,今断法爱,则知此色,乃从心起,故不生著心,是以将八背舍,转名为八胜处。
回目录
上一讲:八背舍
下一讲:十一切处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