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经典学习> 29.菩薩功德第二十七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29→声闻众等第二十七


菩薩功德第二十七

佛告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

會疏曰:「所可講說等.標辯才德。隨順等二句.標智慧德。說不邪僻.故言正法。無背佛意.故云無違。無失眾機.故云無失。是則第二十五願成就也。智慧.即所謂一切智也。」

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係。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

我所者.謂身外之事物.是為我所有.故名我所。大論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慧遠維摩經疏一末曰:「約報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為我所。」注維摩經五:「肇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今言無我所心者.謂離實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同二:「什曰.離我.眾生空。離我所.法空也。」

染著.謂愛欲之心.於外物浸染執著而不離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愚夫垢識.染著虛妄.為相所縛。」今言無染著心者.謂離染污執著之心也。進.前也。止.居也。係.縛也。適莫.適者.適我意也。莫者.不適也。慧苑新譯花嚴經音義曰:「適.丁歷反。蜀志.諸葛亮曰.事以覆易奪為益。無適無莫為平。人情苦親親而踈踈.故適莫之道廢。人皆樂人從己.不樂己從人.故易奪之義廢也。論語云.子曰.君子之於天下.無適無莫也。漢書集注曰.適.主也。爾雅曰.莫.定也。謂普於一切.無偏主親.無偏定。」東宮切韻曰:「孫云.適莫.厚薄之辭也。」淨影疏曰:「於眾生所.無適適之親.無莫莫之疏.名無適莫。」無競無訟者.廣韻曰:「競.爭也。逐也。渠敬反。爭財曰訟。似用反也。」

會疏曰:「所有萬物者。所謂宮殿樓觀池流花樹及飲食衣服花香等也。肇公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國財妻子萬物.盡我所有。菩薩達法空故.無我所心。夫有我所心.則有自他親。認一所而為住宅.執一方而為家鄉.故去來進止.必所罣礙。今離之.則逍遙無係。去者.徧至十方也。來者.還來西方也。進者.往詣佛所。止者.往止閑處也。隨意自在.無所適莫者.如供養諸佛時.供具如意。現菩薩達如夢幻.無適莫情.一切皆然故。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對我為彼。對彼為我。既無我想.豈有彼乎。既亡彼我.則是非情盡矣。故無競無訟也。訟.爭財也。競.爭也。」

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潤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淨.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

調伏.調伏身口意三業而制伏諸惡行也。又調理惡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唐華嚴經五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探玄記四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維摩經淨影疏曰:「調令離惡。離過順法。故名調伏。」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

忿.恨.俱心所名。各為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忿乃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憤怒之精神作用也。恨則結怨煩惱之精神作用也。俱舍論二十一曰:「恨者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成唯識論六曰:「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順正理論五十四.辨忿與恨之差別曰:「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名為恨。」

蓋者五蓋也。五種之煩惱.覆蓋心者。新譯華嚴音義曰:「蓋謂五蓋。貪蓋.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心蓋.疑蓋也。」離蓋者.脫離五蓋也。厭怠.廣韻曰:「論語云.食不厭精。於豔反。下徒亥反。懈也。」

等心者.於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之心。又諸行等修之心也。智度論八曰:「等心者.是於一切眾生中.無怨無恚。」探玄記二曰:「無思益物.故云等心。」

勝心.修殊勝之行之心也。高僧傳六曰:「發勝心於曠劫。」深心.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於深因種德難拔.云深心。觀無量壽經曰:「二者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維摩經佛國品曰:「深心即是淨土。」註曰:「肇曰。樹心眾德深固。故難拔。深心也。」同菩薩品曰:「深心即是道場。增長功德故。」又謂凡夫迷之深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方便力故.而為說法。」

定心.修禪行而遠離亂意也。智度論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盪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能點。」愛法.愛樂執著於法之心也。止觀五之六曰:「愛法即無明。」樂法.樂求妙法也。喜法.得法歡喜之心也。

煩惱.梵語吉隸舍。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

慧遠疏曰:「求善不息.名無厭怠。諸行齊修.故曰等心。所修務上.名為勝心。求心殷重.故曰深心。遠離亂意.故曰定心。得法愛著.名為愛法。聞時耳樂.名為樂法。求時心喜.名為喜法。滅諸煩惱.離煩惱也。離惡趣心.除惡業也。」

會疏曰:「菩薩心相.廣如寶雲經及十住毘婆沙等說。今但略舉之。於諸眾生者.所化境。得大慈悲等者.能度心。哀愍眾生如一子.常為拔苦與樂之事.故名大慈悲饒益之心。於瞋怒人常生慈心.柔和善順.無佷戾心.故名柔軟調伏(案柔潤.會疏本作柔軟。)無忿恨心。離五蓋惑.其心清淨.經無量劫.無疲厭想.故名離蓋清淨無厭怠心。其心平等.不別怨親.故名等心。不發二乘下劣之心.故名勝心。深求大乘.其心不撓.故名深心。深心堅固.由若金剛.故名定心。愛諸佛正法.如好好色.故名愛法。懃求佛法.不顧身命.故名樂法。所得正法.歡喜不忘.故名喜法。三毒十纏.能感惡趣。今斷此心.故名離惡趣心。是則達眾生空.亡彼我想故也。」

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

會疏曰:「行是修行.行成為德。故云究竟所行成就功德。」

得深禪定。諸通明慧。

深禪定.深妙之禪定也。禪定有種種。先於世間禪.總有未至.中間.四禪.四無色之十種。上地之禪望於下地謂之深禪定。明慧.三明與三慧也。慧遠疏曰:「禪謂四禪。定者.所謂四空定等。諸通.六通。明謂三明。宿命.天眼.及漏盡。慧謂三慧。聞思修等。」會疏曰:「出世間上上禪定.非凡夫二乘所及.故云深。通謂六通。明則三明。皆慧性也。世間出世一切智慧悉滿足.故云諸。夫有定而無慧.則同二乘沈空。有慧而無定.則同外道邪智。故雙舉之。」

遊志七覺。修心佛法。

遊志者.往還其心之所之也。七覺即七覺分。又曰七菩提分.七覺支。俱舍論謂之七等覺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覺。覺法分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一擇法覺支.以簡擇智慧法之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麤重.使身心輕利安適。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七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捨之心所.故名行捨。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動時.可用除捨定之三覺支攝之。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是故除念覺外.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捨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修心.修治其心也。佛法.佛所說之法。八萬四千之法藏是也。勝鬘經曰:「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觀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諸法即佛法也。大寶積經四曰:「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會疏曰:「七覺支者.一擇法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三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故名喜。四除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五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捨。六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七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沈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時.當念用除捨定等三覺分攝。故念覺常在兩楹之間.調和中適.是名念。此七通名覺分者.能到菩提之分故。心之所趣謂之志。菩薩常以之為所趣故。修心佛法者.總攝餘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及聖道.名佛法。常以之為棲神之宅.修心整身.故名修心。」

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肉眼.人間肉身之眼也。涅槃經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王建詩曰:「爭將肉眼看雲天。」清徹分了者.清淨洞徹.分明了然也。天眼.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眼根.前知麤細遠近一切之諸色.及眾生未來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種。在人中依禪定於肉眼上彼修得淨眼者.謂為修得之天眼。生於色界諸天自得之淨眼者.謂為生得或報得之天眼。大論五曰:「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麤若細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種。一者從報得。二者從修得。」大乘義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

法眼.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三藏法數曰:「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徧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也。」觀察.俱舍光記云:「伊利尼.此云觀察也。」廣韻曰:「說文云.觀.諦視也。古玩反。察.監也.諦也.審也。初八反。」

慧眼.慧能觀照.故名眼。照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思益經三曰:「慧眼為見何法。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智度論三十三曰:「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大乘義章二十本曰:「言慧眼者。觀達名慧。慧能照矚.故名慧眼。」又曰:「法眼了見一切法相。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見真.以空慧徹見真諦之理也。

佛眼.佛名覺者。覺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也。又別於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則總名為佛眼。法華文句四曰:「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義曰:「謂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明顯。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覺了法性者.菩薩發大願心.誓欲了解無量無邊不可窮盡之一切微妙法門.而不使有遺餘也。會疏曰:「彼土肉眼.無漏清淨無垢穢.洞然照十方.故云清徹。所見明審.故云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者.凡夫二乘.所得天眼.皆有限量.菩薩不然故。」

憬興曰:「照矚現在色像.名為肉眼。能見眾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法眼者.能與俗諦智相應.普知三乘道法差別.故云究竟諸道。慧眼者.能與真諦智相應.達到平等無相彼岸.名度彼岸。度者至也。佛眼者.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諦.故云覺了法性。」

慧遠疏曰:「形膚曰肉。淨肉之根.能有照矚.目之為眼。於彼國中.報得肉眼.徹見無數世界之事.名為清徹。所見明審.故無不了。斯乃照矚現在色像.名為肉眼。一切禪定.名為天住。依禪得眼.故名天眼。能見眾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所見寬多.故曰無量。所見長遠.故曰無限。智能照法.故名法眼。能見一切眾生根欲性心。辨知一切化眾生法。所知窮極.名為究竟。了知三乘道法差別.名究竟諸道。照空實慧.見理名眼。能見真空.故名見真。除捨有相.達到平等無相彼岸.名度彼岸。前四是別。佛眼是總。見境周盡.故云具足。又復佛眼能見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名了法性。」

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等觀.一切平等觀念事理也。涅槃經一曰:「等觀眾生.如視一子。」空.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萬善同歸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之無。」無所有.又言無所得。空之異名也。楞嚴經上曰:「安然得無所有。」仁王經中曰:「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

如如.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體也。智度論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恒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如如.歷法非一.故曰如如。」佛性論二曰:「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

集謂集諦。滅即滅諦也。世語.世間之言語論說。此對於世間之正法而言。正論.正者.對邪而言。正法之論議也。

慧遠疏曰:「從如來生.解法如如.是其理解。解由如來教化出生.是故說之從如來生。空同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善知習等.(案集滅.慧遠疏本及會疏本皆作習滅。)是其教解。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由於聖教能善知故.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會疏曰:「三界者所度境。空無者.能觀智。雖知眾生國土.畢竟空寂。而能以三乘道.說法利人.故云志求等。菩薩四無礙辯才.無不具足.故云具諸辯才。能破邪顯正.令得妙果.故云除滅等。從如來生者.能證人。解法如如者.所證法。菩薩則佛法王子.從佛口生.從法化來.故云從如來生。法如如者.法即一切諸法。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善知習滅音聲方便者.習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者.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

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

生身.二餘之一。菩薩變易生死之身也。二餘.生身之苦果與煩惱之餘殘也。疑懼.廣韻曰:「疑.不定也.惑也.嫌也。語其反。懼.怖也。其遇反。」王弼註周易曰:「內懷疑懼.是也。」

會疏曰:「萬行具修.不求餘乘.故云修諸善本志崇佛道。若配四諦.是當道諦。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諦。煩惱.見思等惑。正是集諦。二餘者.即苦集餘殘也。菩薩能斷正使.及以習氣.無有餘殘.出過三界.離父母生身.有漏果縛悉斷盡.故云俱盡。是即滅諦也。憬興云.生身.在報。煩惱.苦因。因果二餘.皆已盡故。甚深法者.大乘法門諸佛行處也。文殊般若云.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故云心不疑懼常能修行。」

淨影疏曰:「修諸善本.志崇佛道.趣菩提行。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滅生死行。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觀空修治。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治成離障。生身.苦報。煩惱.惑因。此二殘餘.皆悉滅盡。聞甚深法不疑懼者.於深能解.所以不疑。於深能入.為是不懼。常能修者.於佛深法行不息也。」

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

覆載.廣韻曰:「覆.蓋也。」載.承也。易:「君子以厚德載物。」莊子曰:「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一乘.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之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之岸.故謂之乘。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決斷.廣韻曰:「決.斷也.破也。」玉篇:「決.判也。斷.決斷也。」該羅.兼攝物而不漏也。

會疏曰:「深遠微妙等者.徹窮來際.故云深。普度六趣.故云遠。不二乘所及.能發無緣悲.故云微妙。夫覆而無外者.天也。載而無棄者.地也。菩薩大悲法之.故云靡不覆載。一乘.能載法。彼岸.所運處。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猶如等一火車。是則究竟了義。故云究竟一乘。彼岸.涅槃妙果也。疑網則智慧對。斷除疑網.則智慧自生。由心者.無師自然智.而不由他悟故。」

嘉祥曰:「該羅者.該之言及。羅之言攝。明解佛法.弘廣萬法。無外.盡也。」慧遠疏曰:「深遠微妙.悲心深也。靡不覆載.悲物廣也。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至於彼岸.涅槃果極。除妄顯真.名斷疑網。真解發中.名慧心出。於佛教法.窮解無餘.名該無外。」

智慧如大海。

如大海.喻其深廣。

三昧如山王。

山王.謂山之最高者。在諸山中為王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王。」如山王.喻其不動。

慧光明淨.超踰日月。

慧光.智慧之光也。會疏曰:「超踰日月者.日月有虧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沒.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內.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

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

圓滿.謂滿足而無欠缺也。會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淨.如大雪山.常潔白.能照眾生.令清涼故。」淨影疏曰:「雪山顯其定淨。諸德皆淨.名等一淨。」

猶如大地.淨穢好惡無異心故。

異心.謂二心。移於他之心也。

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

垢染.以染身之垢.喻煩惱之心也。

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

火王.譬火之猛曰王。煩惱薪.煩惱燒於智慧之火.故譬以薪。

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

此喻菩薩自在無礙.如風行空。

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

謂菩薩於一切所謂有者.悉無執著.喻如虛空之不著塵染。行事鈔資持記曰:「無所著者。離塵染故。」

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汙故。

喻菩薩離垢清淨如世蓮華。

猶如大乘.運載羣萌.出生死故。

大乘.大車也。如來會曰:「荷載眾生.猶如良乘。」生死.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秘藏寶鑰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翻譯名義集曰:「闍提闍.此云生死。又云仡那.或繕摩。翻生。瑜伽云.五蘊初起.名之為生。末剌諵.此云死。勝鬘云.生者新諸根生。死者故諸根滅。」莊子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又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孫卿子曰:「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是也。淨影疏曰:「名世大車以為大乘。彼諸菩薩利他之德.如世大車.名為大乘運載羣萌出生死矣。」

猶如重雲.振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

甘露法者.如來之教法.能令眾生得涅槃.斷生死.故譬之甘露。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說涅槃。」佛地論三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註維摩經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

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一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梵語勘文曰:「底體迦.此云外道。」翻譯名義集外道篇曰:「俱舍玄義曰.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均聖論云.蔽理之徒.封著外教。辨正論云.九十五種.騰翥於西戎。三十六部.淆亂於東國。垂裕云.準九十六種外道經.於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故。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女言.於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

梵天王.色界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稱梵天王.名為尸棄。法華經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善法者.五戒十善.為世間之善法。三學六度.為出世間之善法。淺深雖異.而皆為順理益己之法.故謂之善法。會疏曰:「重雲大雨者.喻說法德。長阿含云.南洲有金剛山。今喻不壞德。梵天王者.大千界中最上首故。喻菩薩上首德。」

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

尼拘類樹.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拘盧陀.尼俱類.尼拘類陀.尼拘婁陀.尼拘屢陀.諾瞿陀等。樹名。原語有生長於下之樹之意味。即榕樹也。以下諸釋中.以縱廣樹為最當。玄應音義三曰:「尼拘尼陀。應云尼拘盧陀。此譯云無節。亦云縱廣樹也。」同二十四曰:「尼拘尼陀。作尼拘陀。或尼拘類陀。或尼拘屢陀。」同二十二曰:「諾瞿陀。舊經中作尼拘陀。或言尼俱盧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類。皆訛也。舊譯云無節。或言縱廣也。」慧琳音義十五曰:「尼拘陀。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其子微細.如柳花子。唐國無此樹。言是柳樹者.訛也。」罪福應報經音義曰:「尼拘陀樹.高二十里。枝布方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萬斛。」阿惟越致遮經曰:「能蔭五百車。」

如優曇盋華.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

金翅鳥.又曰妙翅鳥。梵語迦樓羅.蘗嚕拏.羯路荼等。八部眾之一。翅翮金色.故名金翅鳥。兩翅廣三百三十六萬里。住於須彌山下層。常取龍為食。梵語勘文曰:「伽樓荼.此云金翅鳥。」俱舍光記曰:「揭路荼.此云頂癭.或名蘇鉢剌尼。此云妙翅。翅殊妙也。」會疏曰:「法華文句云.迦樓羅.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一切龍王大恐怖。菩薩降伏邪外.亦復如是。」

如眾遊禽.無所藏積故。

如來會曰:「無所聚積.猶如飛鳥。」護國菩薩會曰:「乞食支身常知足。猶如飛禽無儲積。」

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象王.善調伏故。如獅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

牛王.牛中勝者。以譬菩薩之德。勝鬘經曰:「如牛王.形色無比.勝一切牛。」大毘婆沙一百七十七釋迦菩薩讚底沙佛之偈曰:「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象王.象中之王。亦喻菩薩之德也。名義集曰:「伽耶.或那伽.或那先。此云象。異物誌.象之為獸。形體特詭。身倍數牛。目不踰豕。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謂菩薩調御身口意.制伏諸惡行.馴良猶如象王.故以為喻。獅子.猛獸名。產非洲及南美之巴西國。身長至七八尺。頭圓而大。尾細長。毛黃褐色。雄者有鬣。雌者似虎。吼聲達數里。羣獸聞之。無不懾服。故稱獸中之王。菩薩於大眾中說法無畏.猶如獅子之吼.故喻如獅子王。古亦作師子。

會疏曰:「牛中之王.是名牛王。一切牛類.無能勝者。莊嚴言.如牛王聲.異眾牛故。大集經云.人中牛王斷二際.是喻佛德也。猶如象王者.如伊羅鉢那象王.能隨天帝心.現種種事。亦降伏阿修羅王。如師子者.大論云.又如師子.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一切降伏無畏.故名人師子。曠若虛空者.重舉空喻.結歎菩薩平等慈德也。」

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

嫉心.東宮切韻曰:「孫云.玉篇.害賢曰嫉。秦悉反。害色曰妒。知故反。」楚辭:「各興心嫉妒。」是也。求法.志求正法也。厭足.廣韻曰:「厭.一豔反。飽也。足.滿也.止也。即玉反。」會疏曰:「菩薩住平等心.故不嫉他利養。廣求知識.積聚法財。不顧身命.心無厭足。」

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癡闇。

疲倦.廣韻曰:「疲.勞也。又乏也。符羈反。倦.疲厭也.懈也。」癡闇.無明之闇惑也。唐華嚴經二曰:「如來智慧無邊緣。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癡闇心。」金光王童子經曰:「遠離諸煩惱。癡闇雲翳除。」會疏曰:「菩薩求法.一為利他故.所得法.必為他說。為一切眾生.經無量劫而無疲倦。法音高響.猶如聲。威德摧邪.猶如勝幢。慧光照, 迷.猶如杲日。」慧遠疏曰:「言擊法鼓.喻聞慧法。教聲遠被.名擊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義稱建。義出名幢。言曜慧日除癡闇者.說修慧法.開眾生也。」

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

六和敬者.僧以和合為義。和合有二義。一理和.同證滅理也。是在見道以上之聖者。二事和.此有六種.即六種敬具也。屬於見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禮拜等之身業也。二口和敬.同讚詠等之口業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業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見和敬.同空等之見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學和敬.共行和敬言別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舊譯仁王經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本業瓔珞經上曰:「所謂六和敬.三業.同戒.同見.同行。」嘉祥仁王經疏下曰:「餘經以同利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一同戒和敬。二同見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義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業同。二口業同。三意業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見。」行事鈔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見利三.名體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內凡已還.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淨影疏曰:「行成同他.情無乖異.名六和敬。身口意同.是其三和。同戒同施同見.是其六和。此六和同.便相親敬.名六和敬。」

會疏曰:「言六和敬者.十住毘婆沙曰.身和同事.語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是名和敬者.外同他善.故名為和。共相敬重.名之為敬。常論法義.令眾悅伏.故云常行法施。其心勇銳.無有懶墮.不退轉.不怯弱.故云志勇精進.心不退弱。」

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導師。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羣生。功慧殊勝。莫不尊敬。

燈明.以譬菩薩之智慧.能照破世界之昏暗也。福田者.田以生長為義。於應供養者供養之.則能受諸福報。猶如農夫播種於田畝.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記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憎愛.憎怨愛親也。圓覺經曰:「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無餘.無餘殘無餘蘊也。欣戚.廣韻曰:「欣.喜也。許斤反。戚.憂也.懼也。倉歷反。」言欲刺者.五欲惱眾生.譬如吞針久.身心共不安。拔者.菩薩教化出苦界故也。淨影疏曰:「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燈明。能生物善.名勝福田。以慧開人.名為導師。福善濟潤.故無憎愛。樂道.修善。無餘.離過。拔諸欲刺以安羣生.化人離過。功慧殊勝莫不尊敬.化人從善。」

會疏曰:「照世間迷暗.故云為世燈明。為種福之田.故云最勝福田。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云導師。不為八風所動.心存公道.故云等無憎愛。涅槃經曰.佛有一人.以刀害佛。復有一人.以栴檀塗佛。於此二人.自生等心。菩薩亦然.以佛道為樂.以眾生為苦.無私欣戚.故云無餘欣戚。拔諸等者.寶雲經云.欲如利戟。欲如劍刃。菩薩拔除之。故行願經曰.菩提心者.猶如鉗鑷.能拔一切身見刺。諸欲惱人.如刺貫心.拔除之.故云以安羣生。下二句.結其德也。」

滅三垢障。遊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因力者.宿世之善根力也。緣力.善知識之教誨力也。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求正覺之意思。願力.求菩提之力也。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慧力.修觀成就之力也。多聞力.多聞信正法之力也。施戒忍進定慧力者.成就六度之力也。正念正觀(案止觀.會疏本及淨影疏本.皆作正觀。)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觀六通三明之力也。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法調伏剛強眾生之力也。西方淨土之菩薩.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

會疏曰:「力者.幹用為體。摧破為用。菩薩摧破三垢.大遊神通.以是為力。三垢則三毒也。是亦第二十六願成就也。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貫十方三世.令眾魔大慴怖故。緣力者.廣求知識.大聚諸善。此緣有轉凡入聖.大威力故。意力者.大士如理作意.發毛海芥山之神力故。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方便力者.善巧方便能不沒生死.不住涅槃故。常力者.常.不斷義。謂經微塵劫.不屈不撓故。善力者.十善力能伏煩惱怨敵故。定力者.禪定力能現無量佛事故。慧力者.慧光周流.能破迷闇故。多聞力者.博綜萬法.摑裂疑網故。施戒等者.六度之力能截生死流.自利利他故。正念力者.念力住持.聚集法門故。正觀力者.觀智普照.威伏邪魔故。興云.有本云正定止觀.故位法師解.止是定。觀是慧。正觀應是。通即六通。明即三明。自在無礙為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者.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如是等.結歎諸力也。」

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歎。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

諸波羅蜜.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也。不生不滅者.對生滅之語.常住之異名也。小乘獨就涅槃之理而觀不生不滅。大乘於有為之事相上論不生不滅之義。維摩經不二門品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涅槃經曰:「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般若波羅蜜經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中論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三昧門.為種種三昧之差別.故曰門。菩薩所得之三昧.為入於佛所具無量三昧之門戶.故曰門。見智度論二十八。

會疏曰:「身色相好.結具足諸相。功德辯才.結說一切智及以智辯無礙。恭敬供養等四句.結供養諸佛及供具如意德。竟究菩薩以下.結餘諸德也。修空無相無願.即三三昧。不生不滅.大乘大般涅槃三昧門。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故云遠離聲聞等。」

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如來會曰:「阿難.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摩訶薩眾.真實功德.悉皆如是。阿難.假令我身.住壽百千億那由他劫.以無礙辯.欲具稱揚彼諸菩薩摩訶薩等真實功德.不可窮盡。」會疏曰:「阿難彼諸等三句.結菩薩德。我但等者.一結菩薩德無量.不可具說。二總結上來所說依正莊嚴.重重無盡.不可說也。」

彭際清曰.右總明菩薩所有行業以盡前意。如是功德.如是願力.如是智慧.如是神通.不離諸佛.普度羣生。為欲嚴淨一切佛土故。為欲成就普賢大願故。是諸菩薩.莫非十地位中一生補處。五濁眾生.名且不聞.況乃得遇。今以念佛因緣。生彼國已.徧參知識。同覲法王。不歷僧祇.頓階不退。如斯方便.希有難逢。粉骨碎身.莫酬罔極。問.諸佛各有四土。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今往生者當居何土。答.藕益法師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淨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九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據此約現果而論。既生彼國.即同居淨土.亦具上三淨土。因無量壽佛勝願所攝故。無量壽佛勝願.國土嚴淨故。所以超出十方同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上一节:无量说法第二十六

下一节:劝进往生第二十八

回目录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