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法师讲经>
28.無量說法第二十六 |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28→声闻众等第二十六
無量說法第二十六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
頒宣.一作班宣。涅槃經音義曰:「班宣字.古書或作頒.同補姦反。頒.遍也。爾雅云.班.賦也。郭璞云.謂布與也。」得道.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名為道。行三學而發此智.云得道。法華經方便品曰:「修行得道。」會疏曰:「是則第二十八及第四十六願成就也。班宣者.班之言布。亦云次也。宣即宣說也。」大彌陀經曰:「阿彌陀佛為諸菩薩阿羅漢說經時.都悉大會講堂上。諸菩薩阿羅漢及諸天人民.無央數.都不可復計。皆飛到阿彌陀佛所.為佛作禮.卻坐聽經。其佛廣說道智大經.皆悉聞知.莫不歡喜踊躍.心開解者。」
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
四方.東西南北也。會疏曰:「自然供養.不有為法故。一切諸天下.諸天供養。」
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
開避.玉篇曰:「開.闢也。口該反。」廣韻曰:「開.解也。避.婢致反。違也.迴也。」東宮切韻曰:「曹憲云.避.迴也。」案.迴轉而去.謂之避也。會疏曰:「更相開避者.進退不絕之義。謂前來天供養竟.退避而開其席。後來天踵武供敬也。」熙怡.摩訶般若經音義曰:「熙.虛之反。下與之反。說文.熙怡.和悅也。方言.怡.喜也。湘潭之間曰紛怡.或云熙怡。」
彭際清曰.右明無量壽佛為眾說法。即前文隨願聞法諸願所攝。問.無量說法.為是純說一乘。為是兼說三乘。若純說一乘者.何得尚有聲聞眾等。若兼說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國。答.純是一乘。別無三乘。豈獨佛在七寶講堂.純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風聲水聲.諸音樂聲.亦純說一乘。更無三乘。如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特以眾生根智有差.所聞各異。所證不同。故前文言.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乃至甘露灌頂等聲。其得聞者.或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不退轉地菩薩。具如他譯本說。是即順餘佛土.寄四果名.實則決定成佛。不取有餘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願故。
上一节:菩薩出供第二十五
下一节:菩萨功德第二十七
回目录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