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法师讲经>
20.衣食自然第十八 |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20→衣食自然第十八
衣食自然第十八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
會疏曰:「所處宮殿等.是標依報勝相。猶第六天者.准上可知。」
若欲食時.七寶盋器自然在前。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盋.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盋亦作鉢。鉢器者.鉢為梵語鉢多羅之略。譯曰應器.或應量器。比丘之飯器也。世云鐵鉢是也。百味.百種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數而言。梵網經下曰:「日日三時供養三兩金.百味飲食。」味著者.謂執著食味也。會疏曰:「鉢多羅.此云應器。謂體色量三。皆須應法故。娑婆戒法.唯用泥鐵.簡外道故。彼土則純一大乘界.故不簡其體。百味者.大論云.有人言.能以百種羹供養.是名百味。有人言.餅種數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有人言.百種藥草藥菓.作歡喜丸.人飲食.故百味。天食則百千種味。菩薩福德.生果報食及神通變化食.則有無量味。彼土甘露味飯.大悲所熏.豈容思議。夫欲食是不淨之物。彼土以無欲為懷.豈容實食.故云實無食者。大彌陀云.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欲食時.即自然七寶几.劫波育罽氈以為座。佛及菩薩皆坐前。悉有自然七寶鉢。鉢中有百味飲食。乃至諸菩薩阿羅漢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平等。亦不言美惡。亦不以美故喜。食訖.諸飯具鉢几座.自然化去。欲食時乃復化生耳。是第三十八願成就.謂衣食互顯故。」
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無為泥洹者.泥洹為涅槃之變音。涅槃離一切之有為造作.故曰無為。會疏曰:「無五濁.故云清淨。無變易.故云安穩。(案.穩與隱古通用。)塵塵不思議.故云微妙。永離身心惱.故云快樂。涅槃亦云泥洹.梵音楚夏。無為即涅槃理。虛靜恬淡.無有為作.故云無為。是則法性理物所證。今彼土相.次同法性.故云次於。何故爾乎。一涅槃有四德.淨土次同之。謂無衰無變.是常德。但受諸樂.是樂德。廣略相入.自在無礙.是我德。清淨無雜.是淨德故。二如來出世善根.清淨真如海顯故。點事妙理相即.性相互融故也。次是不次第優劣之義.正是次同之義。」憬興曰:「次者近也。如下云次如彌勒故。」
彭際清曰.右明衣食諸具隨心化現。即前文衣服隨念所受快樂等願所攝。
上一节:七宝浴池第十七
下一节:颜貌端正第十九
回目录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