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经典学习> 9.佛前發願第七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9→佛前發願第七

佛前發願第七

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

遶佛.西天之法。旋遶長上.表恭敬愛慕之意也。西域記二曰:「隨所宗事.多有旋遶。或唯一周.或復三匝。」釋氏要覽中曰:「遶佛亦云旋遶。此方稱行道。歸敬至也。唯佛法右遶。」法華經曰:「頭面禮足。遶佛三匝。」

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眾。

物之初起曰發起。又發揚鼓動他人也。註維摩經二曰:「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起眾會。」梵語摩訶僧伽.譯為大眾。多眾也。眾有三人四人之異義。智度論曰:「大眾者。除佛餘一切賢聖。」法華經序品曰:「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會疏曰:「發起大眾.同心願求往生.亦令其生隨喜之心.故云發起悅可。」淨影疏曰:「法藏自說己願.令眾同喜願生其國.名發起悅可一切眾矣。」

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

大願.願眾生成佛之心也。又佛願救眾生之心也。會疏曰:「菩薩聞之.自發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爾。彼發妙願.我不爾乎。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緣.由緣也。此法者.法藏攝取之法也。」淨影疏曰:「法藏自說己願.令諸菩薩學之同發.故云聞已修行此法滿足大願。聞已修行.起願始也。緣致滿等.願心成也。」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

唯.語辭。垂.上對下之辭也。說文:「聽.聆也。察.覆審也。」會疏曰:「自上被下云垂。如來聽其說明.照察丹誠.故云聽察。」

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願.即以下四十八願也。具.廣韻:「備也。」會疏曰:「仰惟如來.誓願海廣。以諸有羣生海為所緣。以大悲大智為其體。以選擇攝取為宗旨。以要心希求為其義。開之則有無量願。攝之則六八無餘。所以一願能攝一切願。於佛前陳說之.雖願六八.所歸在三。一攝法身.二攝淨土.三攝眾生也。謂第十二第十三及第十七.為攝法身。第一第三十一二.為攝淨土。餘四十二願.是攝眾生。然願心無礙.故願事亦無礙。一多相融.身土相攝。以土攝身.則願願皆國土莊嚴.故釋云四十八願莊嚴淨土。亦以佛身攝餘.則願願皆佛身果德.故釋云四十八願酬因之身。亦以眾生攝餘.則願願皆為眾生.故釋云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為廣略相入也。又若論其宗要.則唯歸念佛往生願。」淨影疏曰:「於中合有四十八願。義要唯三。文別有七。義要三者。一攝法身願。二攝淨土願。三攝眾生願。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攝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攝淨土。餘四十三.是攝眾生。文別七者。初十一願.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二.為攝法身。次有三願.是其第三.重攝眾生。次有一願.是其第四.重攝法身。次有十三.是其第五.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六.為攝淨土。下有十六.是其第七.重攝眾生。」

第一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一無三惡趣願。使極樂國土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之願也。地獄.界名。梵語曰那落迦.泥犁等。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等。其依處在地下.因謂之地獄.是義譯也。大乘義章八末曰:「言地獄者.如雜心釋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地持中釋增上可厭.故為泥犁。泥犁.胡語.此云地獄。不樂可厭.其義一也。此兩釋.皆對厭心.以彰其過。非是當相.解其名義。若正解之。言地獄者.就處名也。地下牢獄.是其生處.故云地獄。」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義翻為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法華文句四曰:「地獄此方語。胡稱泥犁者。秦云無有。無有喜樂。無氣味。無觀無利。故云無有。」法花經音義曰:「地獄.梵語泥黎耶.或言泥囉夜.或云那落迦。此云不可樂。亦云非行.謂非法行處也。或在山間.或大海邊.非止地下。言地獄者.一義翻也。」又攝大乘論音義曰:「那落迦.亦言那羅柯。亦云泥囉夜。舊言泥犁邪。斯梵言楚夏耳。此譯有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濟。三闇冥。四地獄。經中言地獄者.一義也。所以仍置本名。或言非行.謂非法行也。」

總之地獄有三類。一根本地獄。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也。二近邊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也。(此依俱舍論。若依智度論.則以八寒冰八炎火為近邊地獄。)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

梵語薜荔哆.譯曰餓鬼。三塗之一。又為六趣之一。婆沙論百七十二曰:「有說飢渴增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飢渴業。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恆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有說多希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多希望者.無過此故。」大乘義章八末曰:「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

梵語底栗車.譯曰畜生.新譯曰傍生。為畜養之生類.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為噉食.或為驅使.畜養此生。傍生者.言為傍行之生類也。立世論曰:「由因諂曲業故.於中受生。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車。」婆沙論曰:「生謂眾生。畜謂畜養。謂彼橫生.稟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故名畜生。」問.若以畜養名畜生者.如諸龍水陸空行.豈可為人所養.名為畜生耶。答.養者義寬.且滿人世及以六天。不養者處狹.唯在人中山野澤內。又.古昔諸龍亦為人養.具在文史。今從畜養偏多.故名畜生。大乘義章八末曰:「言畜生者。從主畜養以為名也。」

會疏曰:「將解願文.通以二義。初述願意.次釋文義。述曰.佛本何故發此願耶。見或國土.以雜業所感.故國有三惡趣。獄火列底.而如蹈薄冰。鬼畜縱橫.而見聞寒心。明昧倚伏。苦樂反覆。為之發大悲心願言.若我成佛.國中長無如是苦難。上盡虛空.下窮地際.同一快樂.相忘有餘也。次釋文者.設我得佛.遙期果上.是願也。不取正覺者.近勵因行.是誓也。設之言若也。故異譯言.若我得佛。我.自督之詞。是用流布語。所願廣大.不敢輕定.故置不定言。地獄等者.所選捨也。梵語捺落迦.又語泥梨.此翻苦具。而言地獄者.此處在地之下.故八寒八熱等大獄.各有眷屬.其類無數.其中受苦者隨其作業.各有輕重.經劫數等。其最重處.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身。四解脫經.名為火塗。二餓鬼道。梵語闍利哆。此道亦徧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塚廟神。無福德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無量。諂誑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惡.感此道身。四解脫經.稱為刀塗。三畜生道.亦云傍生。此道徧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五相吞啖.受苦無量。愚癡貪欲.作中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身。四解脫經.稱為血塗。」

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二不更惡趣願。使生彼國者不更墮於惡道之願也。三惡道者.依惡業可往來之處有三所。名為三惡道。一地獄道。二餓鬼道。三畜生道。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道即能通之義。謂一切眾生造作惡業而生其處.故名惡道也。又曰三惡趣。又曰三塗。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發此願。見或國土.雖受人天善果.須臾退沒.復入三惡。所以轉王榮樂.忽懷白髮之感。天上妙果.終招豬腹之生。始終參差.蒼黃忽轉。故願言.國中人天.無衰無變.永無反復之憂也。釋曰。更猶反也。」

第三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三悉皆金色願。使往生彼國者身皆金色之願也。真金色者.如來之身色如真金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瑠璃中內現真金像。」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發此願。見或國土.雖所受果報.常住安樂。所得身色.黑白不同。如正法念經說十種眾生.謂長短方圓三角.青黃赤白紫.是也。廣約六道.有如是異現。觀人界貧士.常帶菜色。富家自粧花顏。慶喜妙貌.卻招繫頸之禍。迦留黑光.頻起墮胎之誚。況過黑太白.黑髮赤髮等.千差萬別。愛憎緣之懷火。是非由之起波。是故願言.我國人天.純一金色.無有好惡.彼我平等.情絕違順。釋曰.真金色者.彼土金色.光炎熾盛.第一無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奪者。所以者何。彼土金光從無垢清淨業所成就故。」

第四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第四無有好醜願。使國中天人無有形色好醜之願也。形色者.形體與色相也。好.集韻:「美也。」醜.說文:「可惡也。」左傳:「醜類惡物。註.醜亦惡也。」釋名曰:「醜.臭也。如臭穢也。」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色光一.形相不同。或有矬陋痟瘦.或有大面長身。如彼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羽翼。龍伯國人.長三十丈.持長命。目連妄逢人虫之鄙稱。偷羅枉傷浮瓠之譏嫌。好人高舉。醜婦深嫉。萬惑為之蜂起。百苦依之狼狽。是故興大悲.願我國中.形相平等.無有高下.情同水乳.絕彼我情.身光相映.法樂無窮也。釋曰.形色者.凡色有二種。一謂顯色.青赤白黑等。二謂形色.長短方圓等。好謂姝好。醜謂醜惡也。」

第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五宿命智通願。使往生之天人.皆得宿命智之誓願也。宿命.宿世之生命也。佛謂世人於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回.謂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那由他.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術.那述。數目名.當於此方之億。億有十萬.百萬.千萬三等。故諸師定那由多之數不同。本行經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數千萬。」玄應音義三曰:「那術.經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當中國十萬也。光讚經云.億那述劫.是也。」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身器端正.內無實德。諸根冥昧.觸事生惑。徒有瑤林瓊樹之標。虛無春風秋陽之德。尸位顢頇.有何益耶。是故願言.國中人天.內外相應。外耀金色妙相。內具六通神德。色身神通.普度十方。又曰.一切眾生不識宿命.或以父母為奴婢。或養怨讎為妻子。刀俎宿世親屬。鞭打往昔骨肉。親死為家犬.不知愛育所緣。怨生為愛子.妄無辨宿債事。有海淼淼。業風頻扇。故興悲願.國中人天.朗然照徹過去.隨類接化.應宿世緣也。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曰.善男子。譬如婦人.身懷重孕。乃至十月時.此婦人加諸病苦。支節痠疼.猶如刀解.不能飲食。欲產之時.受大劇苦。作如是念。我若免難.永不婬欲.常修梵行。纔產之後.還行惡法.便忘先時苦切之患。又如有人.多飲藥酒。飲已昏迷.不知家處。佛法僧寶.父母妻子.曾不憶念.無恭敬心。由昏醉故.遂往屍林險難之處.亦無怖畏惶懼之心。作如是念。豈有天龍夜叉之類.能怖於我。如是醉人.雖於此時.委臥荊棘.便生樂想。醉醒之後.心懷追悔.自知非法。言我從今.乃至命盡.更不飲酒.作眾過失。後遇惡緣.還復酖飲。愚癡眾生.亦復如是.貪著俗情.樂世間事.不行二業清淨之因。此等眾生.墮於地獄.始生悔心.如懷孕婦人.身遭極苦。受苦惱已.從地獄出.既得人身.躭五欲樂.其地獄苦.不能記念.還造惡業云云。是不識宿命之禍也。然彼國聖眾.知過去事.如明鏡覩其面像。則於現在事不惑.自遊心於湛然之域.無適無莫。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如釋尊成道時。」

靜照云:「若識宿命.則不自高。憶念過去無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國。」澄憲云:「往生彼土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宿過去義命.便生也。」下至者.選擇集云:「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謂選捨有量.攝取無量也。」

第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六天眼智通願。使極樂往生人得天眼通之願也。天眼.五眼之一。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眼根.前知麤細遠近一切之諸色.及眾生未來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種。在人中依禪定於肉眼上修得彼淨眼者.謂為修得之天眼。生於色界諸天自得此淨眼者.謂為生得或報得之天眼。智度論五曰:「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麤若細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種。一者從報得。二者從修得。」大乘義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觀無量壽經曰:「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肉眼昧劣.不見一紙之外。但緣目前.思從於此。不見地獄重苦.勤修無勇。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常耽皮膚粉紅.不知革囊臭穢。徒叫死灰飄煙.無照幽魂冥途。況名山靈蹤.虛恨絕目之濱。知識良友.鎮懷望河之思。斷腸之事幾何耶。是故願言.我國人天.生得天眼.坐拜十方諸佛嘉會.明照六趣昇沉。如明鏡無心.妍媸自鑑。若如是則何惡不滅.何善不成耶。釋曰.天眼通者.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見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

第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七天耳智通願。使極樂之往生人皆得天耳通之願也。天耳.為色界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聞六道眾生之語言及遠近麤細一切之音聲者。是由色界所屬清淨之四大而成也。受持者.受者領受.持者憶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華五種法師行之一也。勝鬘寶窟土本曰:「始則領受在心曰受。終則憶而不忘曰持。」

會疏曰:「見或國土.雖見色如意.聞聲未自在。雖目擊道存.不聞多疑慮。不聞惡道愁歎之聲.大悲未切。不聽正覺大音之響.慧解難開。猶如鷲峰月落.戀法輪於曉嵐。龍華春遊.隔覺蘂於永夜。嗟乎諸子.實可憐焉。是故願言.我國生得天耳.上聽法聲.皆悉受持.下聆苦聲.增大慈悲也。釋曰.天耳通者.能聞一切障內障外苦樂憂喜語言音聲無壅也。是云天者.若約此方.謂於定中發得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眼耳根上.而能見聞肉根障隔之外無礙故。彼國生得雖不同之.且假此方名.顯神通義也。下至聞者.謂天耳有限量.纔聞百千億.而不能聞其餘者.不取正覺也。不悉受持者.信力故受.念力故持。雖聞不持.則等牛羊之聞。故願聞而受持也。」

第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八他心智通願。使極樂國中天人皆得他心通之願也。他心智.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離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禪已上.得發無智.於六通中.謂之他心通。大乘義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慮.稱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論二十三曰:「他心智.緣他心有漏無漏心心數法。」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耳目利.智鑑不靈。但緣外塵.不照心法。或以忠為佞.有枉殺范增之類。或以諂為信.有妄寵西施之惑。況見捕蜂疑孝情。嫉飲書戮愛妾。信浮石沉木之讒。昧不水不山之心。行路難。行路難。禍亂所至.不明維由。是故願言.我國聖眾.不藉修持.自知他心.應其意樂.接化無方也。釋曰.他心智通者.照一切眾生心中所念.如明鏡現萬像故。」

第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九神境智通願。使極樂國之天人皆得神境通之願也。神足.即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證通。略曰神境通。又云身如意通。又云身通。五通之一。變現不思議境界之通力.謂之神境通。遊涉往來自在之通力.謂之神足通。自身得變現自在之通力.謂之身如意通。各就一邊而與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為通稱。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天眼徹視.天耳遠聽.身欲至時.或不如意。山川隔絕。海陸途塞。蒼蒼圓蓋.唯為瞻望。赫赫寶剎.虛仰嘉名。或託風帆.涉萬里之鯨波。楹傾軸摧.葬身於魚腹中。或駕車馬.跋千重之鬼關。途窮力盡.喪命於虎口間。鄉里妻孥.為之號叫。旅寓客魂.緣之斷腸。如是不快之事.亦幾許哉。是故願言.我國聖眾.運身自在.所至如意。一念之頃.不前不後.能飛行十方國.上供諸佛.下度苦界也。釋云.神足者.亦云如意足。此有三。一運身通.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勝解通.謂極遠方.作意思惟.便能速至。三意勢通.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

第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速得漏盡願。使眾生速得六神通中漏盡通之願也。想念.思想念慮也。貪計身者.謂貪著計度而執有我身也。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得五通.未斷漏結。暫雖如意.終歸墜落。其猶達多神變.失於飲唾。藍弗飛行.退於禮足。故願言.我土聖眾.雖神通如意.通忘通想.常無心應變.逍遙於無何有也。釋曰.於諸法妄取著.念念不斷.是名想念。是所謂法執也。於自身妄執.計愛憎違順.是名貪計。是所謂我執也。斷人法二執.是名漏盡。」悲華經曰:「人天無別.皆得六通。乃至解無我及無我所。」

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必至滅度願。亦名證大涅槃之願。使往生淨土者必到涅槃大果之願也。定聚.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覺經曰:「我作佛時.我國中人民住止.盡般泥洹。不爾者.我不作佛。」如來會云:「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或土眾生.雖修佛道.三聚不同。若夫無德而有位.民或墜塗炭之難。有德而無位.則如徒懷歸歟之歎。世法如此.矧佛道哉。所以願言.我土聖眾.德位相兼.福慧雙備.一一所得.速至菩提也。釋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轉.便是菩薩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眾生.雖根性萬差.以類聚之.不出三種。以必墮六趣為邪定。以昇沉隨緣為不定。以定至菩提名正定。滅度者.梵言大般涅槃.即佛果之名。必者.決定之義。」

第十二願.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光明無量願。亦名光明壽命願。佛誓光明無量.遍照十方諸佛國土之願也。覺經曰:「我作佛時.令我光明勝於日月諸佛之明百億萬倍.照無數天下窈冥之處.皆常大明。諸天人民蝡動之類.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不爾者.我不作佛。」如來會曰:「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筭數佛剎者.不取菩提。」

會疏曰:「佛本何故與此願耶。見或國土.雖教主至尊.光明有限量.如今日釋迦佛少.一丈也。光益不周.則利化有限。是故願言.我成佛時.光明無量.能盡生界.無所而不至.無時而不照也。釋曰.凡言光明者.即是智慧之相也。超日明三昧經下云.爾時有菩薩.名曰大光。白佛言。何謂為光.何謂為明。世尊告曰.解了慧明.心如虛空.覩見十方去來現在三世之事.無所罣礙。逮得權智.神通已達.坐覩一切眾生根源.無有去來因緣之想。不礙四大.不礙鐵圍.不礙大鐵圍寶山。於地水火風.出入無礙。所以者何。地皆空耳。人不解地。地不空者.水不得前.水不出入。以空之故.轉相開通。如人體中毛孔.九十九萬。以神通者.不見有身。察之虛空.無有罣礙。是謂為光。覩一切心已生未生.有志無志.道心欲心.漏心盡心.無漏之心.悉曉了見.而講義各令得所。是謂為明。是知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涅槃經云.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光明者.即是念佛。明知現在十方眾生.正雜定散信疑等.所有念佛.皆悉彌陀不可思議光之相也。

問.依大法炬陀羅尼經.諸佛有二種光明。一謂常光.二謂放光。今所願.正在何耶。

答.放光無量.佛佛同等。今所願.唯在常光。故悲華經云.常光照於無量無邊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稱讚淨土經曰.彼如來恒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是其證也。故古德云.常光一尋.雖常非遍。別緣遍照.雖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如是。經無量劫.遍照十方.實是諸佛不共德也。」

第十三願.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壽命無量願。佛誓壽命無有劫數限量之願也。法華經人記品曰:「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復倍是。」同壽量品曰:「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如來會曰:「若我成佛.壽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筭數劫者.不取正覺。」覺經曰:「我作佛時.令八方上下無數佛國諸天人民蝡動之類.令得緣一覺果證.弟子坐禪一心.欲共計知我年壽幾千萬億劫.令無能知壽崖底者。不爾者.我不作佛。」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佛化無方.在世不久.金容遠去.遺法忽滅。三種精氣日耗。眾魔邪風頻扇。人天鎮失眼目。苦海長絕舟楫。所以願言.佛壽無極.齊虛空界。三世往生.同入佛會。」

第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聲聞無數願。使國中聲聞無有能計校知其數之願也。阿彌陀讚曰:「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三千大千世界者.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千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數量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也。內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焉。見智度論七.佛地論六。

會疏曰:「述曰.此願於所見土中.雖教主最尊.徒眾太少。如今日世尊纔有千二百法筵.莊嚴未盡善美。所以願言.我成佛時.聖眾無量.圍繞瞻仰。」

第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眷屬長壽願。使國中天人長時隨佛之願也。本願者.本為因之義.元於因地立此願.今日得其果.故對於果而曰本願。又本為根之義.根本之誓願也。菩薩之心廣大.誓願亦無量也。唯以此願為根本.故曰本願。如阿彌陀如來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是也。往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十住毘婆沙論三曰:「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者。」法華經譬喻品曰:「以本願故。說三乘法。」廣韻曰:「修.長也。息流反。短.促也.不長也。都管反。」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雖佛壽長久.所化甚危脆.須臾殂落。或蔽死魔.沉淪三有。所以願言.我土人天.與佛壽等.長時永劫.師資隨從也。釋曰.修短自在者.或有眾生.見佛速入滅.生難遭心.依之得道。應此機故.即現短命.如彼月面佛.壽一日一夜。或有眾生.依佛在長遠.聞法累功.漸次得道。應此機故.即示長壽.如彼日面佛.壽千八百歲。準此.菩薩長短.隨應變現自在.自其所願也。今雖得無量壽.而能不妨現量壽.故云除其。修.長也。」

第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無諸不善願。使往生彼土者無有諸不善名之願也。不善者.違理而損害現世及未來世者.名為不善。五逆十惡是也。是在現在損害自他.在未來感苦果而損害己心身.故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雖在現在損害身心.然更無為之招未來世之損害者.故非不善。唯識論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大乘義章七曰:「惡法違損.稱曰不善。」勝鬘寶窟上末曰:「十惡破戒違理.名為不善。」

不善有四種。一勝義不善.由真諦之實義定不善之義也。依此義.則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總為不善。以此中雖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為自性.極不安穩。猶如痼疾故也。二自性不善.無慚無愧及貪瞋癡之三不善根也。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體不善。猶如毒藥故也。三相應不善.與彼相應同時俱生之一切心心所也。以他之心王及心所必與無慚無愧.三不善根相應.方成不善之性。若不相應.則不然。如雜毒藥之水故也。四等起不善.身業與語業也。以此為自性不善與相應不善所引起之不善.(依善起善.依惡起惡。能起所起同等.謂之等起。)如飲毒藥汁而生之乳故也。見俱舍論十三。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多不善名。名雖實之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且夫如來至德.稱以瞿曇。沙門高儀.輕呼禿頭。是皆雖招唾天之過。動苦鑠金之難。又如來在世.頻有譏嫌之聲。緣此故制諸戒律。浮囊易破。戒珠難護。所以願言.我成佛之國土.永絕三途苦難等名.及外道惡人所有譏嫌之名。唯有適意悅樂之聲.供佛敬法之聲也。讚云.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實是此願證悟之緊要也。乃至等.從體至名義也。」

第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諸佛稱揚願。使十方諸佛各各稱讚頌揚阿彌陀佛名號之願也。亦名諸佛咨嗟願.往相回向願.選擇稱名願也。新譯花嚴經音義云:「咨嗟.咨音諮。孔安國注書云.咨.嗟也。玉篇云.咨嗟.嗟嘆也。鄭箋詩曰.咨嗟.嘆美之深者也。」覺經曰:「我作佛時.令我名聞八方上下.無數佛國諸佛.各於弟子眾中.歎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蝡動之類.聞我名字.皆悉踴躍.來生我國。不爾者.我不作佛。」如來會曰:「若我成佛.彼無量剎土中無數諸佛.不共咨嗟稱歎我國者.不取正覺。」

會疏曰:「述曰.此願於所見土中或土如來.雖功德殊勝.其名不傳。其名不傳.故信願往生甚少。是故願言.我正覺名.諸佛各各稱揚勸讚.聞者皆往生也。釋曰.十方世界者.所徧國界。無量諸佛者.能化教主。謂十方各有無量世界.皆有無量諸佛而為法王故。咨者.讚也。嗟者.嘆也。稱我名者.此有三義。一諸佛稱揚彼佛德號。二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六方諸佛.證誠護念稱名之人。三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念彼佛名。如釋言三世諸佛.依念彌陀三昧.成等正覺故。」

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使念佛之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之願也。亦名選擇本願.本願三心願.至心信樂願.往相信心願也。至心.至誠之心也。又至極之心也。心源徹到也。晉書王嘉傳曰:「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按.道經云至心朝禮.本此。金光明經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同文句記曰:「至猶極也。」

信樂.信順所聞之法而愛樂之。即信心歡喜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其至心與欲生心之二.攝於信樂之一。此謂之一心.又云一念。蓋信喜心誠.即為至心。其心即為欲生淨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證信卷曰:「私闚三心字訓。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心者.即是種也.實也。言信樂者。信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滿也.驗也.宣也.忠也。樂者.即是欲也.願也.愛也.悅也.歡也.喜也.賀也.慶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願也.樂也.覺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為也.興也。明智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樂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今案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偽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唯識論六曰:「二信有德者.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

十念.念佛等之十念也。又十遍之稱名也。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淨土宗如他宗之授三歸五戒等.以十遍之稱名授其信者.謂之授十念。

五逆又曰五無間業。罪惡極逆於理.故謂之逆。是為感無間地獄苦果之惡業.故謂之無間業。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別途之五逆.同類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三乘通相五逆者.通於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輕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數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離間之.使之鬥亂.使之廢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問五逆經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鬥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俱舍論十七曰:「言無間業者。謂五無間業。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華嚴孔目章三曰:「五逆。謂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為逆。」最勝王經溜州疏曰:「五逆。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羅漢。四者倒見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違福田故。故名之為逆。執此逆者。身壞命終。必定墮無間地獄。一大劫中受無間苦。名無間業。」

誹謗者.法華經音義云:「誹.字林方味反。謗也。謗.毀也。廣雅.謗.惡也。國語.左史謗之。賈逵曰.對人道其惡曰謗也。」誹謗正法者.正法為佛法。即誹謗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謗法闡提。(闡提為不成佛之義)淨土論上曰:「經云。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切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

會疏曰:「所謂至心者.是至誠心也。信樂者.是深心也。又信謂信心.簡疑慮心。樂謂愛樂.對不淳心。欲生我國者.是則欣慕淨土之思也。乃至十念者.則是口業稱名.下至十聲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是則明釋迦如來應生濁世制遮暴惡也。」善導釋曰:「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

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十九臨終現前願。念佛行者臨終時.彌陀如來與諸聖眾共現其人之前之願也。復名現在導生願.來迎引接願.修諸功德願.至心發願願也。菩提者.無上正真道也。發求無上正真道之心.曰發菩提心。觀無量壽經曰:「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觀經玄義分曰:「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乘義章九曰:「發菩提心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發願者.發起誓願也。阿彌陀經曰:「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臨終.臨命終之時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有往人.無佛迎接。譬如歸鄉無家人之勞。入戶亡倚門之人。歸家之者.豈不淒然哉。況臨命終時.業障一時現.缺外勝緣.則或墮魔網。是故願言.若有回萬行.願求往生人.雖非本願生因.於命終時.各隨其所應.現其人前.慈悲加祐.引接我國也。釋曰.言發菩提心者.菩提即是佛果之名。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修諸功德者.總攝三輩九品.定善散善等.萬善萬行。於其中或有回一行.有回多行。有修一觀.有修多觀。或世福.或戒福.或行福。根欲性殊.修善萬差。至心發願.則皆為往生因.故云修諸功德也。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者.是則定散諸機.各別自力三心也。至心者.即至誠心。發願欲生者.即回向發願心。此中自含深心。謂深心無別體.但以決定深信.發餘二心故也。臨壽終時者.即明其時。靈芝曰.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因前誦佛.罪滅障除。淨業內薰。慈光外攝。脫苦得樂.一剎那間。凡命終位有三種。一明了心通.起善惡無記心。二自體愛.唯起有覆無記心。三最後不明了心.唯有異熟無記心。此中見佛來迎等事.即在第一明了位。故悲華經言.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稱讚經言.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隨應假現.故云假令。不與等者.大彌陀云.我即與諸菩薩阿羅漢.共飛行迎之。覺經云.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共在前立。」

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繫念定生願。使十方眾生.聞名繫念.決定往生之願也。復名植諸德本願.不果遂者願.至心回向願也。名號者.顯體為名。名彰於外.而號令於天下為號。名與號其體一也。此名號之目.雖通於諸佛諸菩薩.然以指彌陀之名號.即南無阿彌陀佛為常。大乘義章二十末曰:「顯體為名。標德云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法華嘉祥疏三曰:「通即稱號。號令天下.顯化他之義。別即稱名。名以定體.即是自行。」

繫念者.念繫於一處而不思他也。寶積經四十七曰:「晝夜常繫念。勿思於欲境。」觀無量壽經曰:「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憬興云:「若諸眾生起願念佛。即生化土。故此文言繫念我國者.即往生之行也。」根生之屬也。」德本猶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華經序品曰:「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義而彌陀之名號.名為德本。教行信證六本曰:「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回向或作迴向。回者回轉也。向者趣向也。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回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於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論註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止觀七曰:「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回向為大利。」果遂者.希望果遂也。廣韻曰:「果.剋也.定也。遂.成也.從志也。徐醉反。」

如來會云:「若我成佛.無量國中所有眾生.聞說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極樂。若不生者.不取菩提。」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眾生.聞其國嚴淨.雖繫念欣慕。因行微劣.不果願志。長懷茫茫.虛涉生死。故興大悲願.不論心厚薄.不簡行輕重。於我國苟繫念者.皆悉令果遂也。峻諦按.凡此本願.開出小經所說.所謂言多善根.多福德者.正此願所詮植諸德本也。(案眾德本.會疏本作諸德本。)故聞我名號者.當聞說阿彌陀佛文。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者.彼經執持名號.一日七日也。至心回向.欲生我國者.彼經一心不亂也。不果遂者.則彼經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之因願也。回植諸德本之善.而趣向往生.故名回向。疑惑佛智之人.雖繫念彼國.有疑障故.生胎生邊地.不能見三寶。由此願力故.遂除疑障.得至佛所.是名果遂。」

第二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具足諸相願。欲令往生極樂者悉皆滿足三十二相之願也。三十二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於佛.總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輪王.出家則開無上覺。是為天竺國人相說。智度論八十八曰:「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間.一一之相.積百種之福。

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發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現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數四十八謂一足安平相.足裏無凹處者。二千輻輪相.足下有輪形者。三手指纖長相.手指細長者。四手足柔軟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縵網相.手足指與指間有縵網之纖緯.交互連絡如鵝鴨者。六足跟滿足相.跟是足踵。踵圓滿無凹處者。七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圓滿者。八如鹿王相.為股肉。佛之股肉纖圓如鹿王者。九手過膝相.手長過膝者。十馬陰藏相.佛之男根.密藏體內.如馬陰也。十一身縱廣相.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齊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雜亂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頭右旋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體之色如黃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膚細滑相.皮膚軟滑者。十七七處平滿相.七處為兩足下兩掌兩肩并頂中。此七處皆平滿無缺陷也。十八兩腋滿相.腋下充滿者。十九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傴曲者。二十一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者。二十二四十齒相.具足四十齒者。二十三齒白齊密相.四十齒皆白淨而堅密者。二十四四牙白淨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頰車如獅子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而至于髮際者。二十八梵音深遠相.梵者清淨之義。佛之音聲清淨而遠聞也。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眼睛之色如紺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勝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頂成肉髻相.梵名烏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見頂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見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論八十八。其他智度論四.涅槃經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經所載.皆大同小異。

無量義經曰:一毫相如月旋。二淨眼如明鏡。三唇.四額廣。五獅子臆。六掌有合縵。七指直而纖。八馬陰藏。九頂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菓。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軟。十四內外相握。十五皮膚細軟。十六細筋。十七旋髮紺青。十八眉睫紺而展。十九白齒。二十面門開。二十一具千輻輪。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鎖骨。二十五頂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頰。二十七四十齒。二十八胸表萬字。二十九腋滿。三十肘長。三十一踝膝露現。三十二鹿腸。」亦出優婆夷淨行出門經修學品。與諸本大體同。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與此願。見或國土.雖十方來生.頓難具相好。新往舊住.優劣千差。能化所化.相貌懸隔。如彼身子聰明.妄招尼犍蔑視。牛主玄德.猶逢眾會輕賤。是緣雖逮得己利.果縛未脫。所以願言.我國人天.相好平等.無新舊殊。光顏相映.情無適莫。」

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必至補處願。使欲往生淨土者.必至一生補處位之願也。亦名一生補處願.還相回向願也。一生補處者.依密教之釋義.一者一實之理。於初地菩薩之位先得淨菩提心.自此一實.出生無量之三昧總持門.乃至至於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轉生補佛處.是名一生補處。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尼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

弘誓鎧者.弘誓之心堅如鐵.可以此心奮進生死之陣頭。故比之於鎧。荷衣曰被也。積累德本者.積聚功德善根也。菩薩行者.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東宮切韻曰:「釋氏云.倫.匹配也.比類也。麻果云.禮云.擬人必於其倫。倫.類也。祝尚丘云.倫.輩也。」文選雜體詩曰:「遠想出宏域。高步超常倫。」現前者.在於現在目前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修菩薩行.彌歷三大僧祇.巡行五十二位.證果難成.如蟻子登高山。所以發大悲願.來生薩埵.超越諸位.速至補處.位齊普賢.頓滿二利也。釋曰.一生補處者.是等覺位.尚有一生無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無明.其力最大。唯此後心.以金剛智破之.即補妙覺之處.故曰補處。法華云.餘有一生在。當得一切智。依寶網經.亦有二生補處.三生補處.四生五生十生.乃至千生而補佛處。今簡餘生.故言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者.明菩薩意樂不同。為眾生等者.具述二利德。自利全為利他.故云為眾生故。弘誓鎧者.是菩薩入生死場.魔怨軍具也。超出常倫等者.超過常途菩薩迂回行故。起信論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今超出此例.故云超出常倫諸地之行也。普賢之德者.十大願王等.自利利他德也。圭峰云.一約自體.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然則一切菩薩功德圓滿之德號也。今由佛願力.故不經諸位而速至於此.故云現前修習也。」

第二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徧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欲使國中菩薩.徧至無量國土.供養諸佛之願也。神力又曰神通力。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謂不測之妙力神變.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為定力所生屬於慧。在如來之四智五智.屬於成所作智。法華經序品偈曰:「諸佛神力。智慧希有。」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捨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處不斷。又見有佛土.但是小菩薩.不能於十方世界廣作佛事。或但聲聞人天.所利狹小。是故興願.願我國中有無量大菩薩眾.不動本處.遍至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又見有如來眷屬.欲供養他方無量諸佛.或欲教化無量眾生.此沒彼出.先南後北.不能以一念一時.放光普照.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有出沒相故。是故興願.願我佛土諸大菩薩.於一念時頃.遍至十方.作種種佛事。今文言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等.則此意也。今雖云一食之頃。或云每日於晨朝供養.即以食前還到本國.或云食未中則還等.皆不動而至之義也。釋曰.國中菩薩者.若依小經.莊嚴經.云眾生.應知通一切人天。承佛神力者.如諸經中他方佛土菩薩來此佛所時.承佛加祐.傳佛問訊。彼土例此焉。」


第二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供具如意願。欲使菩薩供養諸佛之品具.如意所欲之願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菩薩.雖遍至佛前.不能現其德本.供具適意。如善惠仙人.慇懃求蓮花。常啼菩薩.賣肉覓供具。是故願言.我土菩薩.於所至處.各現大威神.一切供具.隨意現前。釋曰.現其德本者.如大菩薩來現時.必感其德.呈諸瑞相。其猶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欲來此娑婆佛剎時.大千界震動.猶如船舶在大海中.隨波動搖。一切臭穢悉除。金光普照。三苦消滅。饑者得食。裸者得衣。盲者見色。聾者聞聲。無有三毒心。各各生慈愛心。大地平正如掌。七寶池中.化出無量蓮花。雨大香雨.雨天妙花等。供養之具者.花香幢蓋寶臺寶樓等也。如虛空藏菩薩.自空中雨諸寶.故云如意。亦可現其德本者。財者末也。德者本也。德廣大.則供具自至。」

第二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說一切智願。使往生極樂者.得說佛一切智境界之願也。梵語薩婆若.華言一切智。三藏法數曰:「謂於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菩薩.雖遍至十方.歷事供養.不能演說一切智.開闡於佛法.但有財供養.闕少法供養。是故願言.我土大士.所至為上首.能為大眾開諸法義.勸請佛說法。如大惠菩薩以一百八義問佛。文殊菩薩.迦葉菩薩等.於佛會中為首讚揚佛經。又如過去功德藏如來.欲試菩薩.以百億事問諸菩薩眾中.或經月解之.或過半月.或過七日.或過一日一夜念意.菩薩不起其座.能解其義。菩薩智慧.有此殿最.故興此願也。亦不但遊諸佛國說法。至無佛國能說一切智也。釋曰.夫如來智.無法而不照.故名一切智。」

第二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得那羅延身願。使極樂之往生人.皆得那羅延之金剛堅固身之願也。金剛那羅延身.謂其體堅固如金剛.其力強如那羅延神之身也。那羅延.譯言勝力.或堅牢。天上力士之名。等集眾德三昧經音義云:「那羅延身.晉言鉤鎖力士也。」新譯花嚴經音義云:「那羅延.此云堅固。」翻譯名義集云:「維摩經.云那羅延菩薩。涅槃經疏.翻為金剛。」義寂云:「金剛取其體堅。那羅延取其力固。」密迹力士經曰:「如來之身.或鉤鎖體.猶如金剛.鏗然堅絕.不可破壞。」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菩薩.雖心口業清淨.依身劣弱.於三業或不備足。是故願言.我土聖眾.三業莊嚴.內外淳淨也。今謂上願演說一切智者.口意二業。今願.其身業也。」

第二十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所須嚴淨願。令國中人物莊嚴清淨之願也。窮微極妙.謂精細美善之至極也。稱量者.廣韻曰:「稱知輕重。量合斗斛。」倭名曰:「知輕重謂之稱。知多少謂之量。」名數.名目之數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有情殊勝.所須不妙。或以泥土為宮飾.以木石為花觀。或彫金鏤玉.意願不充。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願言.我佛土中.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自得於佛道。此莊嚴事.縱使毘首羯磨.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釋曰.總指色聲香味觸之境.故云一切萬物。嚴謂莊嚴。淨謂清淨。光謂光華。麗謂美麗。嚴淨.明體離垢。光麗.表相奇特。以長短方圓大小等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為色。皆非世間所有.故云殊特。點事妙理相即.故謂窮微。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故謂極妙。廣略相入.不可思議.故謂無能稱量。言其諸眾生者.通指大小凡聖言。逮得天眼者.別指外道神仙及二乘得通之人。乃至者.是亦從上向下之言。謂淨土嚴麗.唯佛與佛之境界。上從等覺十地.下向得通之人.不能辨量其名與數量故。例如忉利諸天見夜摩天退沒之光明.失心忙然.不辨何相。夜摩天子見兜率天光.亦復如是。」

第二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見道場樹願。國中菩薩.雖少功德者.亦令其知見道場樹光明形色之願也。知見者.就意識云知.就眼識曰見。又推求名見.覺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皆為慧之作用。道場樹.即菩提樹也。此樹下有成佛之金剛座.故謂為道場樹。維摩經菩薩行品肇注曰:「佛於樹下成道.樹名菩提。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薰。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樹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應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

如來會曰:「國中有無量色樹.高百千由旬。諸菩薩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覺。」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所須萬物嚴淨.其所知見之境.或不勝妙。雖有道場樹.盛衰頻變.形量太微.見者不得益。況楊梅桃李.徒增愛染。松風蘿月.妄添塵勞。是故願言.我國菩薩人天.雖宿福劣.等見佛樹。見色聞香.各得勝益。釋曰.少功德者.約未得三法忍者.見此樹已.得三法忍故。言知見者.具舉六根益。今以目覩鼻知攝餘也。高四百萬里者.悲華言一萬由旬.莊嚴言一千六百由旬.是蓋應少功德者故也。」

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得辯才智願。令極樂往生人得辯才與智慧之願也。受者領受。讀者誦讀。經法.見前注。諷誦者.揚誦經文或偈頌.謂之諷誦。法花經音義云:「諷.不鳳切。謂詠讀也.背文也。周禮曰.教國子興道諷誦。鄭玄曰.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也。」持說者.憶持而宣說也。

如來會曰:「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敷演。若不獲得勝辯才者.不取正覺。」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菩薩.雖聞說經。所蔽業障故.速不得慧辯。其猶周利槃特魯鈍.為外道所難。所以興大悲願.我土薩埵.同誦經法.辯才無優降也。釋曰.言受讀等者.凡有五種。一受持.二讀.三諷誦.四解說.五書寫也。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為讀。不忘為誦。宣傳為說。恭敬模書為書寫。今略書寫。發口為辯才。內照為智慧。蓋夫有智慧而無辯才.則為小人所欺。有辯才而無智慧.則蒙智人呵誡。智辯兼具.應為師範故也。言經法者.如彼海雲比丘.所聞諸佛所說經.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不得書一句。彼土之經例之。亦可諸佛所說.自有常法貫攝義.通名經典而已。」

第三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智辯無窮願。令極樂往生人得智辯無窮之德之誓願也。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菩薩大眾.雖有智慧辯才.於其所知.尚有限量。如彼維摩詰.難詰諸大聲聞及諸菩薩.各取於屈。又若無垢施女.纔十二歲.而能超過菩薩羅漢。雖至人之事難測.孰與無一場之恥。所以願言.我土大眾.智辯平等.無有窮盡也。」

第三十一願.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令極樂國土清淨如明鏡之願也。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以瓦礫為所依。以土石為邦域。嶕嶢峻嶺.枯木橫岑。岝峉嶙.莦茀盈壑。茫茫滄海.為絕目之川。葻葻廣沢.為無蹤之所。菩薩見此.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地平如掌.徹鑑無垢.鏡納十方.的無所屬.亦非不屬.寶樹寶欄.互為映飾也。釋曰.皆悉照見者.此亦有二意。一約能照.謂廣略相入.巨細無礙。故彼土之中.一塵一葉.皆悉影照十方剎界也。故云皆悉。二約所照.謂國界無邊.皆能照現.無有不照之土.故名皆悉。十方一切等者.上是能照。此舉所照世界。十方.約方處。普及為一。盡際為切。無有限量.故名無量。無有算數.故名無數。不可思議者.瓔珞經十五曰.五法不可思議。云何為五。一者諸佛神德不可思議。二者諸佛篋藏不可思議。三者行業受報不可思議。四者諸佛剎土不可思議。五者演布道教不可思議。故名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者.通攝淨穢。猶如明鏡下.引喻明其相。以國土清淨喻明鏡。以十方世界喻面像。」

華嚴經曰:「譬如明淨發光.金玻璃鏡.與十世界等。於彼鏡中.見無量剎。一切山川.一切眾生.地獄餓鬼.若好若醜.形類若干.悉於中現。」十住斷結經曰:「猶如天上水精光殿舍.眾寶所成。若彼大自在梵天.昇此殿時.舉目觀見千世界.十千世界.百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天宮龍宮.乃至山川樹木.藥草花實.好醜清濁.三千大千所有形質.至虛空界微細之形.於彼宮殿.悉遙見之。光光相照.亦無微翳。尚如在此人間.服飾懸在架上。亦如明鏡.見其面像。彼天宮者.亦復如此。坐起往來.飲食睡眠.悉在目前.如觀掌珠。」

龍舒居士曰:「或者疑之曰.人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如何便生蓮花一朵。予告曰.此不難知。譬如大明鏡.凡有物來.便現其影。鏡何嘗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彌陀佛國清淨明潔.自然照見十方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是故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自然生蓮花一朵。無足疑也。」

第三十二願.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使國土所有萬物.嚴飾奇妙之願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謂雖大地皎潔.所依莊嚴未奇妙.則於佛土未為盡美。故興此願.國中所有.以眾寶合成。寶中發妙香.色香超勝也。如此界.則金銀雖發輝.無栴檀之香。沉麝雖薰馥.無珠玉之光。然彼土眾寶各具妙香.妙香亦發神光。柔軟也.過迦旃。光耀也.超日月。豈容思議哉。釋曰.自地等二句.舉所依。宮殿等.其能依。雖地下亦有金幢等莊嚴.今以地上攝之。言虛空者.如論虛空.莊嚴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宮謂宮室。殿謂大堂。重屋為樓。可遠觀為觀。是論地上莊嚴也。池流華樹者.池流即論水功德。華樹又下文所說諸樹因也。偈曰.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總餘一切莊嚴.不可具述.故云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下明能嚴體。奇寶不一.故云無量。妙香無數.故云百千等。

且依華嚴所說.舉娑婆異寶神香.謂大海普集眾寶藥.此珠若在.一切眾寶常不散失。普集明光摩尼.映蔽一切莊嚴具。水清珠寶.澄清濁水。住水寶珠.繫其身上.入海中自在遊行。得龍寶珠.遊止龍宮。帝釋摩尼冠.映蔽一切諸餘天眾。得如意珠.除滅一切貧窮之苦。得日精珠.向日光生於火。得月愛珠.向月光生於水。龍王冠中摩尼寶.遠離一切怨敵怖畏。一切世間莊嚴藏寶.令一切所欲悉得充滿。轉輪王摩尼寶.破一切闇。帝青大摩尼寶.光明所觸.即同其色。瑠璃寶.於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為臭穢之所染著。自在王寶珠.處閻浮提.去日月輪四萬由旬.日月宮中所有莊嚴.影現其中。海藏寶珠在海中.普現海中諸莊嚴事等。

又鬻香長者云.我能別知一切諸香.所謂一切香.一切燒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亦知調和如是香王。又善了知治諸病香.(白檀治熱.熏陸治冷。)斷諸惡香.(如安息香.能碎惡邪。)除憂惱香.(如牛頭栴檀.先陀婆等。)令於有為生樂著香.令於有為生厭離香.捨諸驕逸香.聞法歡喜香.發心念佛香.證解法門香.聖所受用香.一切菩薩差別香.一切菩薩地位香。乃至人間有香.名曰龍藏.因龍鬥生。若燒一丸.大如油麻.即能興起大香焰雲.猶如帝網.彌覆王都。於七日中.雨細香雨。若著身者.身即金色。若著衣服者.悉變成拘蘇摩花色。若因風吹入宮殿中.一切臺殿樓閣堂宇.皆悉變為拘蘇摩花色。眾生齅者.七日七夜.歡喜充滿。身心快樂。惑熱清涼。無有諸病。及諸煩惱不相侵害。離諸憂苦。不驚不怖。不迷不亂。慈心相向。志意清淨。摩羅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若以塗鼓及諸螺貝.其聲發時.一切敵軍.悉皆退散。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沉水香.名蓮花藏。若燒一丸.如麻子大.香氣普熏閻浮提界。眾生聞者.離一切罪.戒品清淨。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眾生齅此香者.其心決定離諸染著。羅剎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為轉輪王用。若燒一丸.香氣所熏.王及四軍.皆騰虛空.遊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莊嚴。若燒一丸.熏彼天眾.普令發起念佛之心。須夜摩天有香.名淨藏性。若燒一丸.熏彼天眾.莫不雲集彼天王所.恭敬聽聞王所說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囉。於一生所繫菩薩座前。若燒一丸.興大香雲.徧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供養一切如來道場菩薩眾會。妙變化天有香.名奪意性。若燒一丸.於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議諸莊嚴具等云云。

娑婆三界.尚以如是.何況如來神力本願所現哉。超諸人天者.近取比校.實超諸佛剎.最為精也。其香普熏下.誓其德。選擇本願.妙熏能遍十方.自令發香光莊嚴之悟也。」

第三十三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三觸光柔軟願。觸於彌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柔軟之願也。凡相感而心有所動曰觸。又物體相遇曰觸。身心者.有情之正報也。五蘊之中色蘊者身.受想行識之四蘊者.心也。柔軟者.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佛光雖遍.照益維尠。如日月眾星.雖照世界.不除癡暗。是故興願.佛光周流.觸者柔軟。釋曰.十方無量等四句.是所照境。蒙我光明等四句.能照益。總攝有識類.故云眾生之類。執受為身。覺知為心。身為苦器。心為惱端。然今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則業累消滅.信心清淨.故云柔軟。超過人天者.既蒙觸光照益.發清淨信心.則預分陀嘉譽.為菩薩勝友。雖形混塵累.心自遊淨域。雖業纏名利.果自榜金蓮。橫超五趣八難之道。超過人天.抑是近言。」

第三十四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使聞彌陀名者.皆得無生法忍之願也。無生法忍.略云無生忍。無生法者.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可得之悟也。寶積經二十六曰:「無生法忍者。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忍故。」註維摩經一曰:「肇曰。無生法忍。同上不起法忍。即慧性耳。以見法不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也。」智度論七十三曰:「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此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深總持.深妙之總持也。梵語陀羅尼.譯作總持。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佛號高遠.聞者寡益。雖下佛種.行業迂回。故願言.聞我名者.頓結大乘.成佛種子。法忍總持.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也。十方等四句.所化境。聞我等四句.能化德也。無生法.所證理.常自寂滅義也。忍即能證.菩薩斷無明.證中道.常忍住諸法無生理.是名無生法忍。寶積八十七曰.無生者.非先有生.後說無生。本自不生.故名無生。非先有起.後說無起。本來不起.故名無起。云何為忍。如是忍可一切眾生.一切剎土.本來不生.是名為忍。如是忍可一切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本來不生.是名為忍。菩薩是能證人.故云菩薩無生等。亦可菩薩之言.簡異聲聞無生智也。諸深總持者.陀羅尼.此翻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故。又諸修多羅.能持無盡義.亦名總持。多字一字無字等陀羅尼無量.故言諸深總持。」

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五女人往生願。使世界女人.聞彌陀之名號.發心往生之願也。歡喜.梵語波牟提陀。接于順情之境而身心喜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歡喜踊躍。」厭.心所名。對欣而言。正韻:「惡也。」惡音汙。廣雅:「憎也.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女人之類.雖厭惡穢質。業障根深.不得速轉。長纏三從之難。常懷五障之恨。或於大乘經典.雖往往有轉女益.皆是宿殖深厚.上根利智之機也。如彼釋迦菩薩.積一大阿僧祇勤修.漸離女身。凡夫女人豈敢哉。所以願言.無量女人.不論利鈍.不簡賢愚.聞名歡喜者.頓成變成男子益.往生成佛.自然登假也。釋曰.十方無量等., 是所化境。聞我等四句.明往生因。壽終等二句.正誓得益。斯乃第十八願所開也。就生因中.聞我名號者.發心勝緣。歡喜信樂等.是本願三信也。謂女人聞本願由來.無有疑心.故喜溢身心.是名歡喜信樂。發菩提心者.是欲生我國之心也。菩提心有自他異。今他力大信也。

厭惡女身者.轉女身經曰.若有女人.能如實觀女人身過者.生厭離心.速離女身.疾成男子。女人身過者.所謂欲瞋癡心.并餘煩惱.重於男子。又此身中一百戶蟲.恆為患愁惱因緣.是故女人煩惱偏重。應當善思.觀察此身.便為不淨之器.臭穢充滿。亦如枯井.空城.破村.難可愛樂。是故於身應生厭離。又觀此身.猶如婢使.不得自在.恒為男女衣服飲食家業之所苦惱.必除垢穢洟唾不淨。於九月中懷子在身.眾患非一。及其生時.受大苦痛.命不自保。是故女人應生厭離。又復女人雖生在王宮.必當屬他。盡其形壽.猶如婢使隨逐大家。亦如弟子奉事於師。又為種種刀杖瓦石手拳打擲.惡言罵辱。如是等苦.不得自在。是故女人應於此身生厭離心。又此女身.常被繫閉.猶如蛇鼠同在穴中.不得妄出。又女人法制.不由身常於他邊稟受飲食衣服花香種種瓔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是故應當厭離女身。又此女身.為他所使.不得自在。執作甚多。搗藥舂米。若炒若磨大小豆麥。抽毳紡。如是種種.苦役無量。是故應患此身.欲求永離如是眾苦。當以此法教示餘人.常念如來誠實.讚歎出家.能報佛恩。當發此心.願離女身.速成男子.於佛法中出家修道。不復貪求花鬘瓔珞.遊戲園林.衣服飲食嚴身之具。當觀自身及侍立眷屬.猶如機關木人.筋牽屈伸舉下而已。此身虛偽血肉所成.不久壞滅。此身如廁.九孔流出種種不淨。乃至此身無主.從父母生.復以行業而嚴飾之。此身不淨.純盛臭穢。此身即是屎尿之器.不久棄捐.無可貪處。此身歸死.出息入息.必當斷故。此身無我.如草木瓦石。此身無作者.從因緣生。此身是眾鳥狼狗野干之食.棄塚間故。此身是苦聚.四百四病之所困故。此身恒為風寒冷熱等分.眾病之所壞散.恒以藥力得存立故。此身不知恩.以飲食養之.無止足故。此身無知.內無作者故。此身是後邊必當死故。是故女人應當如是觀察此身.生厭離心.修行善法云云。

壽終之後者.問曰.轉女之益.為局命終之後.將亦通現生乎。答.約理.則一念發起時.即為轉女身。所以者何。以善為男.以惡為女。若發得聞名歡喜念.則頓成轉惡成善之身。雖色相女人.心既入佛.心豈言實業女身乎。若約事.則捨此穢身.得彼大人相.是名轉女成男也。」

第三十六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使十方世界諸菩薩眾.聞彌陀名號.常修清淨之行.至成佛道之願也。梵者清淨之義。斷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則生梵天。智度論曰:「斷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行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業道不斷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斷除婬欲。故言淨修梵行。」維摩經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註曰:「肇曰。梵行.清淨無欲行也。」法華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為梵行。別名斷婬為梵行。故大品云。婬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又涅槃名梵。證涅槃之萬行.云梵行。法華經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華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輪大涅槃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經疏十七曰:「梵謂涅槃。梵行謂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淨之義.菩薩利他之行.能為一切不善之對治.離過清淨.故名梵行。

佛道者.梵語菩提.新譯曰覺.舊翻曰道。道者通之義。佛智圓通無壅.故名之為道。道有三種。一聲聞之所得.二緣覺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無上菩提.故云佛道。法華經序品曰:「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諸世尊。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為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證成佛道.名得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之萬行也。大乘義章十八曰:「地論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聖處.名為聖道。」如來會曰:「聞我名已.得離生法。若不修行殊勝梵行.乃至到於大菩提者.不取正覺。」

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或土菩薩.雖修梵行.隔生即忘.難可相續。或為幻夢之身.營士農工商之業。或為恩愛之奴.造晝夜朝暮之惡。三業四儀.常積穢惡。所作衣食住宅.悉成三塗業因。是故興願.聞我名者.速脫屍雜穢身。常具足淨善德。身絕穢惡之業。口無麤雜之言。梵行相續。速至佛果也。釋曰.梵行者.論注曰.天竺國稱淨行為梵行。稱妙辭為梵言。彼國貴重梵天.多以梵為讚。又雖混穢濁.而常清淨.是名梵行。謂聞名之人.得彼此三業.不相捨離益。身為禮敬.口稱寶號.是名常修也。」

第三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願。使人天恭敬念佛行者之願也。五體投地.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於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云.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云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作禮.作敬禮也。佛說阿彌陀經曰:「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世人.世間之人。對于出世間之人而言。心地觀經報恩品曰:「世人為子造諸罪。墮三途長受苦。」

會疏曰:「述曰.於所見土中.有雖修菩薩行.人天不敬.還致輕毀。梵行緣此退轉。道心由茲亡失。所以願言.聞名歡喜者.諸天及世人.敬禮擁護.自成佛道也。釋曰.菩薩行者.通言則是菩薩六度萬行也。若別約願意.念佛三昧也。古謂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蜜。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念佛三昧.通名菩薩行。」

第三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八衣服隨念願。使諸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之願也。應法妙服者.如法之三衣.即袈娑也。自然又曰自爾.亦曰法爾.任運.天然。言離人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法華釋籤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計.即任運之異名耳。」裁縫擣染浣濯者.廣韻曰:「裁.昨代反.制也。縫.符容反.又音俸.紩也。」說文云:「擣.丁道反.手推也。一曰築也。」玉篇云:「染.如琰反.色也。」唐韻:「浣.胡玩反.音換.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博雅:「濯.直教反.浣衣也。」

如來會曰:「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為衣食故.苦役萬般.四時不寧處.一生疲貪求。何況禾下喪數千生命。鑊中殺無量蠶子。依之沉迷無涯.受苦無窮。是故願言.我土聖眾.衣食住宅.隨意現前。著衣喫飯.皆助道法也。釋曰.袈裟名應法妙服者.僧祗云.三衣是賢聖沙門標識。大論云.佛弟子住中道.故著三衣。寶積寶梁聚會云.未得沙門果者.應以八法敬重袈裟。擣.舂也。謂練絹布等時.擣之舂之.潔白其色。染.染色也。裁.刀尺事。縫.針縫勞。皆制衣相也。再洗塵膩名浣濯。」

第三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受樂無染願。使國中諸天人受樂而無染著之願也。漏盡比丘者.煩惱斷盡之比丘.即阿羅漢也。

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有雖衣食自然.受樂勝絕。生惑著故.還招重苦.如色無色諸天。是故願言.我土人天.(案願文中凡是天人句.會疏本皆作人天。)樂無樂想.無染清淨.如大涅槃也。如來會言.皆獲資具.心淨安樂.如得漏盡比丘。釋曰.無學聖者.入無餘涅槃.湛然常寂.是名漏盡比丘。然彼人天.證大乘妙果.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不全同彼.今但假而喻無著無為耳.故云如也。」

第四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悉皆照見。猶如明鏡.覩見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見諸佛土願。使諸人見淨土莊嚴之願也。寶樹.珍寶之樹林也。謂淨土之草木。法華經壽量品曰:「寶樹多華樹。眾生所遊樂。」觀經詳說寶樹觀。

如來會曰:「國中羣生隨心欲見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間悉皆出現。」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雖國土清淨.映現十方。聖眾德微.不能照見。如彼釋迦尊.顯現佛第二地時.會大眾唯見大光。望河之懷.豈少耶。所以願言.縱令雖法報高妙.隨念應心.悉現寶樹.照見了了.如明鏡中.覩自面像也。釋曰.嚴謂莊嚴。淨謂清淨。不隔時節.不違志願.故云應時如願。」

第四十一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具足諸根願。令他方國土菩薩.聞名以至得佛.具足六根之願也。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缺陋者.玉篇曰:「缺.虧也.破也。陋.醜猥也。」

如來會曰:「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修菩薩行.諸根不具.常懷憂惱。如過百大劫.創得五勝.亦雖具足.醜陋不美。人不欲見.故化導不普。是故願言.聞名之力.頓除多生業累.六根完具.清淨殊妙也。釋曰.諸根即六根。不具為缺。麤惡謂陋。」

第四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住定供佛願。使他方國土菩薩眾.皆住於三昧.得供養十方諸佛之願也。清淨解脫三昧者.所住之三昧無垢清淨.離一切之繫縛而自在.名曰清淨解脫三昧。發意同於發心。頃.俄頃也。定意與定心同。

會疏曰:「述曰.見或國土菩薩.雖住三昧.止觀不相融.入出有罣礙。謂入則心智虛寂。出則身行散動。若離昏沉.即為掉舉。動靜不同.難成菩提。是故願言.縱雖新發意菩薩.聞名字人.能得定慧相即.真俗相照.頓得等上地菩薩也。釋曰.清淨解脫三昧.莊嚴言.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止觀無礙.故名解脫。住是以下.明其相。此三昧若約願意.則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煩惱.能解脫生死.故須名清淨解脫三昧。文殊般若云.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差別相云云。是住定供佛之義也。一發意頃.明能供速疾。無量諸佛.明所供廣大。而不等者.明止觀相融德。」

第四十三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生尊貴家願。使他方國土菩薩.以聞名力.得生尊貴家之願也。

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有菩薩大悲熏心.欲遊三界度眾生。宿業未盡.動生下賤家.受世輕慢。利濟不廣.弘化難流。是故願言.聞名之力.速除業障.世世生生託豪貴家也。」大論曰:「問曰.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剎利等大家.不生餘處。答曰.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貧窮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

第四十四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具足德本願。令他方國土菩薩.踴躍修行.具足萬德之願也。

如來會曰:「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應時修菩薩行.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者.不取正覺。」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有菩薩久積勤修.不能一行具萬德.所以發心多如魚子菴羅.成遂難得似恒沙金粟。是以興大悲願.聞我名者.一稱成萬德。片言超僧祇。不為苦行。不歷多劫。令愚夫頓坐金臺。無德忽具萬德也。釋曰.德本者.解有二義。一菩薩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選擇攝取果號.能流出六度萬行.為眾德本原.故名德本。聞我名字者.明知識聞熏。適悅在心.名歡喜。法喜發形.目踴躍。是至心信樂之相也。此心行即是菩薩行.而具足萬德.故言修菩薩行具足德本。」

第四十五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住定見佛願。使他方之菩薩得於定中見佛之願也。普等三昧者.普者普遍.等者齊等也。住此三昧.則普見一切諸佛.故名普等三昧。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莊嚴經謂之普遍三摩地。成佛者.菩薩因位之萬行究竟.而成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為成佛。真言立三種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種之成佛.占察經說四滿成佛。

會疏曰:「述曰.所見土中菩薩.欲見諸佛.機緣淺薄.針芥難投。或雖得見.須臾入滅。或雖常隨.不是多佛。或雖見諸佛.有出沒前後。或雖一時見.有其限量。或見應化.不見法報。有如是不快之事.不剋其願。普賢行願經曰.無量億千劫。佛名難得聞。況復於現前。見佛除疑惑。師子吼菩薩言.我等無數百千劫。修四無量三解脫。今見大聖牟尼尊。猶如盲龜直浮木。其難如是。所以願言.聞名念我.不簡品位.不論利鈍.皆悉得三昧而常見十方無量諸佛.任運流入薩菩若海也。釋曰.言普等三昧者.寶積言平等三摩地門.莊嚴言普徧菩薩三摩地。解有三義。若依諸師.但是菩薩所得三昧名也。憬興云.普者即普遍義。等者即齊等義。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定.名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見諸佛世尊.故言為普。平等現無所不見.故言普等。若約選擇本願正意.則是念佛三昧德號也。普謂普遍.凡聖通入之義。等謂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義。菩薩念佛三昧經曰.譬如眾生.若依須彌金色之邊.其身即與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勢力故。又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復如是。是普遍義也。文殊般若云.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無二。讚阿彌陀佛偈云.我以一心歸一佛。願遍十方無礙人。是平等義也。所以勢至圓通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今佛願力.令聞名人即時得念佛三昧.故言聞我名字.皆悉逮得也。」

第四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隨意聞法願。使極樂之眾生.隨意聞妙法之願也。聞法.聞教法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合掌讚佛。聞法歡喜。」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起此願。所見土中.有菩薩雖常見佛.聞法不自在。雖目擊道存.受心。是故燃千燈於一偈。投一身於兩句。飢渴之念.無飽足時。是以願言.我土聖眾.聞法適意.不勞負笈破鞋之行。疑滯忽解.逍遙夢覺蓮開之曉也。釋曰.自然者.性不藉施作故。」

第四十七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得不退轉願。誓令他方國土之菩薩.聞彌陀之名號.即住於不退轉之位也。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所見土中有菩薩.雖勇猛精進.如拂頭然.障緣競來.屢為退轉。十住斷結經言.時舍利弗告來會菩薩.我曩昔在坏器時.或從一住進至五住.還復退墮而在初住。復從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經六十劫中.竟復不能到不退轉。上智尚爾.況乎軟心。所以學者如牛毛。得者似麟角。是以起大弘誓.我威神力.令聞名者即時得阿惟越致。其猶如以不朽藥塗種子.在水不爛.在火不燋也。」不退轉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也。略云不退。即梵語之阿毘跋致也。十住毘婆沙論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法華經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小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四十八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使十方諸菩薩得三種法忍之願也。法忍為證悟之異名。法為所證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忍有淺深之差別。仁王經明伏忍順忍信忍生忍寂滅忍之五忍。本經之下明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之三忍。此三忍或言是仁王經五忍中之前三忍.或言是本經所說之三忍。

月燈三昧經廣明其相云:「菩薩摩訶薩.應善巧知.入三法忍。謂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是忍中應善巧知。復於其智亦善巧知。何以故。若菩薩摩訶薩.於忍智中善巧知者.彼菩薩摩訶薩.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童子菩薩摩訶薩.若欲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此三忍法門.應當受持。持已.為他廣分別說。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救濟世間。利益安樂諸天及人。爾時世尊.為彼月光童子.即以偈句頌此入三忍法門。頌曰.於諸眾生無違諍。口不宣說非益言。常能安住饒益法。是初說名為初忍。知一切法猶如幻。即於此相不取著。能於智中無增減。是故名為初勝忍。諸修多羅已修學。智與善說恒相應。於佛無量智不疑。是則名為初勝忍。若聞一切善說法。猶如佛說無有疑。能信一切諸佛法。是則名為初勝忍。於了義經常宣暢。如佛所說而演說。若說我人及眾生。即如方便為引接。種種外道諸異說。菩薩於彼心無擾。轉於彼人深悲愍。是名第二勝忍相。諸陀羅尼來現前。於總持門無疑惑。所說語言皆真實。是名第二勝忍相。假使四大相轉變。所謂地水火風等。於佛菩提永不退。是名第二勝忍相。世間所有諸工巧。菩薩悉能善修學。不見更有勝己者。是名第三勝忍相。奢摩他力得調伏。毘婆舍那山不動。一切眾生莫能欺。是名第三勝忍相。所有言說常在定。行住坐臥恒三昧。三摩堅固到彼岸。是名第三勝忍相。住於正定獲神通。於多佛剎往說法。智者神足勢無減。是名第三勝忍相。若修如是寂定時。諸餘一切羣生類。不能知彼心分齊。是名第三勝忍相。假使世界諸眾生。一時作佛演說法。是人悉能具領受。是名第三勝忍相。東西南北及四維。上下二方亦如是。於諸方中悉見佛。是名第三勝忍相。悉能變現無量身。一切皆作真金色。於無量剎往說法。是名第三勝忍相。此佛世界諸閻浮。一切皆覩菩薩形。諸天及人咸識知。是名第三勝忍相。於諸佛法佛行處。導師所有諸威儀。智者悉能善修學。是名第三勝忍相。世界所有諸眾生。悉來讚歎是菩薩。菩薩於彼欣悅者。則於佛智未修學。世界所有諸眾生。罵詈毀謗是菩薩。於此若起瞋恨心。當知佛智未修學。若得利養心不喜。於違失時無憂慼。其心安住猶如山。是名第三勝忍相。一名隨順音聲忍。二名思惟隨順忍。三名修習無生忍。學此三忍得菩提。若於如是三勝忍。菩薩其有能得者。善逝見彼菩薩時。即授無上菩提記。乃至若於如是三勝忍。其有菩薩能得者。悉不復見有生死。於彼起滅亦復然。」

又善導所說之三忍。一喜忍.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二悟忍.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者。善導解觀經中.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為此三忍。觀經序分義二曰:「因此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淨土文類行卷曰:「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

又三種之忍波羅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敵之惱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熱等之苦楚者。三諦察法忍.又云無生法忍.不起忍等。諦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者。前二者為耐忍之忍.後一者為信忍之忍.似稍異.然決定而不動心之義則同。唯識論九曰:「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佛法.佛所說之法。八萬四千之法藏是也。勝鬘經曰:「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觀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諸法即佛法也。大寶積經四曰:「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俱舍頌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金剛經曰:「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經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寶積經四曰:「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會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有菩薩.雖得不退.不能頓證三忍。彌歷階級.復經多劫。法藏菩薩憐勤苦相.發此悲願。我威德力.令聞名人即得不退。得不退時.即得三忍。不藉進趣.不隔時節也。釋曰.凡於此願中有二種即得.是正宗體也。謂難思願力.一得一切得.不退與三忍同一時具足故也。亦可體不二故.故名為即。謂三忍不退.悉攝在名號中。稱名時.名義不離.自得此等德.即名之得.故為即得也。」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偈.梵語具曰偈陀.正音應云伽陀。此譯為頌。定字數結四句者。不問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者曰偈也。偈訓為竭.竭也。攝盡其義之意。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偈者.竭也。攝義盡.故名為偈。」伽陀者.聯美辭而歌頌之者.故譯曰頌。頌者.美歌也。

我建超世愿,

建.立也。超者卓出之意。世者普通之意。為卓越三世諸佛願之大悲本願.故稱超世願。指普通四十八願而云。或特名攝身(攝法身也。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願。)攝土(即攝淨土也。第三十一.與三十二之二願。)之五願。本經註曰:「超世流布諸佛本願.是名超世。」淨影疏曰:「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淨土願.名超世願。興心名建。」

必至無上道,

無上道者.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無上道。法華經方便品曰:「正直捨方便。俱說無上道。」同壽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勸持品曰:「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法華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無上正徧知果道也。」淨影疏曰:「得果決定.故云必至無上道矣。」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誓不成等覺者.彌陀如來為菩薩時立四十八願已.更立誓.斯願不滿足.則我不成佛也。

我於無量劫,

無量劫者.經劫無量也。劫者.梵語謂世界成敗之一期也。

不爲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大施主.於一切之人行大施者。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淨影疏曰:「我成佛時.名聞十方.有人究竟於我名字無所聞者.不取正覺。」以上自我建超世願至此.謂之三誓偈。會疏曰:「此三誓中.初誓發願成就.次誓因中勝益.後誓果成德號。古謂四十八願必定滿足.(初行頌意)以此本願濟眾生苦.(第二行意)此本願名超聞十方.(第三行意)如此三事.若不成者.誓不成佛也。初中超世願者.總指上諸願。故如來會言.今對如來發弘誓。當證無上菩提日。若不滿足諸上願。不取十方無等尊。蓋以其願超出世間之常情.諸佛未發之事故也。願心既決然.剋果豈有誤.故言必至。成佛.正斯願成之時.故言斯願等。次一行中.因行長遠.故云無量。以財濟世貧.以法賙無福.故名大施主。」

離欲深正念,

離欲.離貪欲.婬欲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四十二章經曰:「離欲寂靜。是最為勝。」正念.八聖道之一。離邪分別.而念法之實性也。起信論曰:「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慧遠觀經疏曰:「捨相入實.名為正念。」會疏曰:「欲是諸苦之因.施戒能離之。正念是善護助.如著鎧入城.忍定能為之。」

净慧修梵行,

會疏曰:「淨慧則是般若波羅蜜。不人天小乘等不淨之慧.故名淨慧。精進一度.總通五故.是則菩薩六度也。能離貪瞋癡等濁惡.故名梵行。」

志求无上尊,

注見前。

爲诸天人师。

為.王肅注論語云:「作也。」諸.正韻:「凡眾也。」會疏曰:「行願雙運.所求成滿.則能天能人.非天非人.而為天人之中模範.故云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

案此二句.明所化之廣大。法華玄讚曰:「妙用無方曰神。威勢能摧曰力。」會疏曰:「神謂威神。幹用為力。大光者.即無量光.神力所發用。又大光者.能照。無際土者.即所照國界。無所不照.故言普照。」淨影疏曰:「神力演光.照無際土.身業化也。」

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開彼智慧眼。滅此昏盲暗。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三垢.三毒之異名.貪瞋癡也。冥者.無知之異名。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俱舍論一曰:「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為冥。」厄難.猶困難也。智慧眼者.智慧能見事物.故名眼。智慧即眼也。又曰智眼。智之眼也。謂非肉眼也。唐華嚴經六十一曰:「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成實論十九曰:「智慧現在前。猶明眼見色。」昏盲暗者.總謂昏昧盲冥而暗無所見也。法華經曰:「盲冥無所見。」喻愚癡也。閉.慧琳音義曰:「必計反。廣雅云.閉.塞也。說文.閉.闔門也。」左傳曰:「潛師閉塗。」惡道.乘惡行而往之道途。地獄.畜生等是也。與惡趣同。大乘義章八末曰:「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通達者.通於事理而無壅也。金剛經曰:「若菩薩通達無我法音。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善趣者.六道之中.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為四惡趣。人天為二善趣。又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修羅人天為三善趣。門者.具差別與趣入之兩義。於法有種種之差別。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經中法為門。淨土論註下曰:「門者.入出義也。」大乘義章一曰:「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又能通人趣入.名門。」四教儀一曰:「門者.以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實相之理.故名為門。」案以上六句.明化益之相。

會疏曰:「化益相中.自有三對。一因果對。謂三垢是貪瞋癡。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眾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轉因。眾厄難.是其果。謂六趣四生也。佛光普流清淨歡喜智慧之德。消除三垢重障之冥。集因既滅.苦果盍止.故云廣濟等。(案明濟.會疏本作廣濟。)厄難無量.故云眾。二智愚對。智慧眼.即智慧。昏盲暗.是即愚癡。彼無礙光.破此無明暗.故云開彼滅此。佛智如眼。無明如盲。如來神力.能除眾生膜翳.普令開佛智明眼故。又盲冥如暗。智慧如日。杲日破眾暗.佛慧破無明.故喻暗。亦可彼此共約眾生。謂眾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無明幻翳.妄為昏盲。住昏盲中故.以佛眼為彼.認盲為自。佛光普照.開眾生心中慧眼.滅無始時來盲冥.故言開彼也。三善惡對。六道者.則流轉所由.故言惡道。菩提者.則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門。神光德澤.橫截五惡趣.昇道無究極.故云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也。」

淨影疏曰:「消除已下.口業化也。消除三垢.濟眾厄難.小乘法化。教斷三毒.名除三垢。開彼慧眼.滅昏盲暗.大乘法化。閉塞惡道.通善趣門.人天法化。」

功祚成滿足


淨影疏曰:「功果福祚.皆悉成滿。」會疏曰:「積功累德洪勳.感成福智莊嚴位.是謂功祚成。成謂成就因行.究竟義。滿足.即果德無欠故。」

威耀朗十方


淨影疏曰:「威曜十方.光之廣也。」會疏曰:「見聞信伏為威。德光獨曜為曜。十方.約橫。亦自可攝三世。」

日月戢重輝。天光隱不現。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常於大眾中。說法獅子吼。

淨影疏曰:「日月戢輝.天光不現.光之勝也。佛光映蔽.日月攝光.不能外照.名戢重輝。」會疏曰:「人間大明.無過於日月.故云重暉。自欲天至四禪.各有光明.展轉增勝。佛光一照.則悉隱蔽.猶如聚墨.故云隱不現。戢.藏也.歛也。歛其光而不能放.故云戢。嘉祥曰.戢之言集。明日月光雜耀.皆入如來德之內.是亦一義。眾.謂所化眾生。法藏.能化教法。一切眾生貧窮無福慧.為開佛法藏.大與功德寶.賑濟窮子.故謂廣施。佛化無間斷.故謂常。」

獅子吼.又作師子吼。佛在大眾中為決定之說而無所畏.謂為師子吼。涅槃經二十七曰:「師子吼者.名決定說。」維摩經佛國品曰:「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同注曰:「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羣邪異學.喻師子吼.眾獸下之。」勝鬘寶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師子吼。」臨濟錄曰:「師子一吼.野干腦裂。」

供養一切佛。具足眾德本。


德本猶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菩提之本者。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義而彌陀之名號名為德本。教行信證六本曰:「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淨影疏曰:「供一切佛.具眾德本.福因成也。」會疏曰:「眾德本者.本.因也。菩薩因中萬行.全是果上萬德之因也。故謂眾德本。」

願慧悉成滿。得為三界雄。


願慧者.誓願與智慧也。三界雄.佛之德稱。佛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淨影疏曰:「願慧悉滿.智因成也。為三界雄.明因得果。」會疏曰:「願是萬行之先導。慧即佛道之眼目。願以導因行。慧以照佛道。願慧成滿.即名如來.故謂得為三界雄。」

如佛無礙智。通達靡不照。願我功德力。等此最勝尊。

無礙智.謂佛智之通達自在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涅槃經八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大集經一曰:「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勝鬘寶窟上末曰:「無礙智者.於世諦法.知之自在也。」靡.爾雅釋言:「無也。」最勝尊.尊中之至極。稱佛。淨影疏曰:「佛無礙智.達無不照。願我功慧等此勝等.功是福因。慧是智因。願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來最勝之尊。」會疏曰:「如佛等者.法藏菩薩所成正覺.如今日現在世自在王如來也。」案功德.淨影疏本.正文同.疏文作功慧。

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會疏曰:「剋謂剋成。果謂果遂。蓋夫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故國家將興.德星現天。仁德將至.瑞草生庭。斯乃天地與人同其道.通其體也。菩薩誓願.非為己身.一一選擇.皆為眾生.是至誠之極也。是至德之歸也。成不自一任法性.豈無其應乎。」應感動者.神佛之感應。勝鬘寶窟中本曰:「應迹為論。應感既彰。」天神.梵語曰泥縛多。為梵天.帝釋等一切天眾之總稱。雨珍妙華者.降下珍奇殊妙之華也。淨影疏曰:「斯願一偈.請證要瑞。若定剋果.大千應動.空雨妙華。」

佛語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天雨妙華者.自天雨殊妙之華也。法華經序品曰:「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自然.天然也。淮南子:「因天地之自然。」音樂者.對舉之.音與樂有別。渾言之.則謂樂曰音樂也。讚.類篇:「稱也。」決定.謂事定而無動也。勝鬘經寶窟上末曰:「決定為信也。」

會疏曰:「應立誓說偈時.故云應時。普地已下.正現瑞應其請。於中有四種。所謂地動.雨華.音樂.讚嘆也。初二種器世間瑞應。後二種眾生世間瑞應。斯乃表本願成就莊嚴二種清淨也。凡法華六瑞.開實相法。今經靈應.證淨土門。天地感動.非為少事。十方世界普震動.故云普地。是應大千應感動之誓。天雨妙華者.若依如來會等.亦雨栴檀細末等妙香。此華難思議.故言妙華。是酬當雨珍妙華之誓。無者.無令然.故云自然。天地垂象.未盡其感.加以讚言.倍決其志。是應虛空諸天人之言。(案上天神.會疏本作天人。)剋果無疑.故云決定。決定中之決定.故言必成。無上正覺.即佛果。無有此上.故名無上。亦諸佛中之法王.故號無上正覺。」嘉祥疏曰:「地動表皆行因。雨華明必得果。自然音樂.證妙樂之土.說法化物也。」


於是法藏比丘.具足脩滿如是大願。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會疏曰:「於是者.正指感應之時。得聽察而陳願意。請證誠而得瑞應。願成得果.無毫髮疑.故言於是等。修是修立義。謂修飾建立心中所願。滿謂滿足義。謂以六八願.其所求無餘故。願心真實.無虛假念.故云誠諦不虛。一切世間無能及者.故云超出世間。其心寂靜.志無所著.故云深樂寂滅也。」寂滅為梵名涅槃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云寂滅。法華經序品曰:「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佛國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肇曰.去相.故言寂滅。」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智度論五十五曰:「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

彭際清曰.右明法藏為一切眾生而建大願。當知諸佛國土.不離眾生一念清淨心而得成立。一切眾生性本清淨。本無生死。本來常住無餘涅槃。祇因瞥爾情生.遂成流浪。頭出頭沒.無有了期。菩薩憫之。發斯宏誓。為諸眾生破除妄執.昭廓心量。現自在力。顯大威光。法性如然.非從外得。何以故.自性空寂.離諸惡趣。當知菩薩順空寂心而嚴佛土。自性妙圓.具諸相好。當知菩薩順妙圓心而嚴佛土。自性無礙.現六神通。當知菩薩順無礙心而嚴佛土。自性無住.不可斷滅。當知菩薩順無住心而嚴佛土。自性無作.無有限量。當知菩薩順無作心而嚴佛土。自性無外.譬如春風廣被萬物。當知菩薩順無外心而嚴佛土。自性無內.譬如水鏡悉現眾像。當知菩薩順無內心而嚴佛土。自性光明.如日普照。當知菩薩順光明心而嚴佛土。自性平等.如香普熏。當知菩薩順平等心而嚴佛土。故知四十八願.無一願而非眾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還嚴自土.如水赴海。如響應聲。故法藏曰.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空中即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以不可思議之因.起不可思議之果。當知不可思議之因.即不可思議之果。有志淨土者.須從此信入。


上一节:法藏因地第六

下一节:積植德行第八

回目录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