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经典学习> 8.法藏因地第六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8→法藏因地第六

法藏因地第六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

會疏曰:「國王即是法藏菩薩在家位也。」國王者.為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報者。得諸天之保護.故又云天子。仁王經教化品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金光明王經三曰:「因集業故.生於人中。王領國土.故稱人王。處在胎中.諸天守護。或先守護.然後入胎。雖在人中.生為人王。以天護故.復稱天子。」說法者.如來說大小偏圓之法.咸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也。法華經曰:「眾聖之王.說法教化。」法華玄義六曰:「諸法不可說。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說法能使聽者生五種之福德。一於當生得長者.以聽者不殺人故。二於當生得大富.以聽者不盜故。三於當生得端正.以聽者意和故。四於當生得名譽.以聽者歸依三寶故。五於當生得聰明.以聽者曉了妙慧故。見賢者五福德經。

心懷悅豫。

會疏曰:「悅豫即歡喜也。」

尋發無上正真道意。

尋.俄也.繼也。杜注左傳:「尋.續也。言續後去也。」發即發心也。無上正真道.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思量事物曰意。唯識論五曰:「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俱舍論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異。而體是一如。」止觀二上曰:「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又以前念之心為所依.而生後念之心曰意。梁譯之攝論一曰:「以識生依止為意。釋曰。若心前滅後生。無間能生後心。說此名意。」起信論義記中末曰:「攝論云。意以能生依止為義也。」會疏曰:「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云無上正真道意。佛所得法.云無上正真道。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真謂真實.絕虛妄故。道者.無礙道也。知生死即是涅槃故。意者.能求之心.菩薩能窮未來際.求此道之意也。是名菩提心。亦名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度眾生心也。」

棄國捐王.

說文:「棄.捐也。捐.棄也。」會疏曰:「國是王者之大器。王是君子之大寶。今舉無二寶.顯捐諸欲.是以不堅法貿三堅法故也。」

行作沙門。

沙門.又作娑門.桑門.喪門.沙門那。譯曰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羅磨拏.沙迦懣囊。譯曰功勞.勤息。勞劬修佛道之義也。又勤修息煩惱之義也。原不論外道佛徒.總為出家者之都名。

注維摩經:「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槃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汎出家者皆名沙門。」慧遠疏曰:「沙門.此翻為息。息諸惡故。」法華玄贊二曰:「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室羅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也。」玄應音義六曰:「沙門舊云桑門。或云喪門。皆訛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囉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又云勤勞。言至誠也。義亦言息。以得法故。暫寧息也。舊譯言息心。或言靜志是也。」慧苑音義上曰:「沙門.正言沙迦懣囊.此云止息。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謂多聞熏習是常業也。」慧琳音義十八曰:「沙門.訛也。正音云室囉末拏。唐言勤懇也。」同二十六曰:「此云勤勞。內道外道之總名也。皆據出家為言耳。古經為桑門。或為娑門。羅什法師以言非便。改為沙門也。」俱舍論二十四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同光記曰:「沙門.此云勤息。」羯磨疏三上曰:「沙門舊翻桑門.音之互也。涅槃云沙門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貧道以譯之.皆謙虛自牧.不伐德也。今譯為息惡者.決誓斷惡.息本習也。」釋門歸敬儀上曰:「沙門或云桑門.沙門那者.並是天竺道士之佳號.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國修淨行者。此云淨志.以義目之。」百論疏一曰:「沙門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於貧乏也。息心者.經云.息心達本源.故云沙門也。」四十二章經曰:「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增一阿含經四十七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會疏曰:「沙門.出家都名。具云沙迦懣農。唐云勤息。此人勤修善法.息諸惡故。」

號曰法藏。

號.名號也。乃名稱之彰於外者。大乘義章二十末曰:「通釋義齊。隨相分別。顯體為名。樹德云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於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為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梵.曇摩迦.此云法藏。覺經作曇摩迦留.譯云法寶藏。寶積經作法處。莊嚴經作作法。大論作法積。嘉祥疏曰:「在能蘊畜佛法.故曰法藏。」翻譯名義集云:「曇摩迦.此翻法藏比丘。乃無量壽佛行因時名。」

高才勇哲.

淨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會疏曰:「稱逸羣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陀羅尼經音義云:「哲.知列反。爾雅.智也。尚書.知人則哲。方言.齊宋之間謂智為哲。哲謂明了也。」

與世超異。

會疏曰:「不常人所及.故云與世超異。」

詣世自在王如來所。

詣.玉篇:「往也.到也。」增韻:「詣.造也。」倉頡篇:「詣.至也。」所.處所也。

稽首佛足。

梵語曰伴談.或曰伴題。譯曰稽首。下頭至地也。義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訛名和南。」行宗記一上曰:「頭至地為稽首。」維摩經音義曰:「首.苦禮切。蒼頡篇云.稽首.頓首也。周禮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鄭玄曰.稽首至地.謂頭至地也。首.頭也。尚書曰.禹拜稽首.是也。又正法花作稽顙.謂額至地也。與稽首同。左傳注曰。稽首.首至地也。」淨影疏曰:「稽首.敬也。屈尊接卑.故用表敬。」會疏曰:「稽.留也。以頭至地.稽留少時故。」大論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淨處。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貴禮所賤.貴重供養故。」

右繞三匝。

右繞.敬禮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繞於右也。象器箋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邊。左行過。護塔神瞋。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右繞者順佛法故。所以右繞。」然解右繞之古義甚多。依南山.義淨之意.則向尊者右手邊而旋.出於其左手邊.是為右繞。反之即為左繞。南山之歸敬儀曰:「右繞者。面西北轉。右肩袒侍。向佛而恭。比見有僧。非於此法。便東迴北轉。此為右繞。西竺梵僧。闐聚京邑。經行旋遶。目閱其蹤。並乃西迴而為右繞。以順天道。如日月焉。」是以尊者之左手為東.其右手為西者。義淨之寄歸傳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鉢喇特崎拏。鉢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又曰:「但可依其梵本。並須杜塞人情。向右邊。為右繞。向左邊為左繞。斯為聖制。勿致疑惑。」是亦以尊者之左手為左邊.尊者之右手為右邊者。

然南山之感通傳曰:「戒壇之舉。住持之式相也。眾僧說戒受戒。盡往登之。事訖東迴左轉。南出而返也。」此左旋也。此相違者.元照解之曰.歸敬儀示繞佛之儀.感通傳示繞壇之儀者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然諸經論。皆令右繞。古今諍論。紛紛不息。都緣不曉繞佛繞壇。兩儀自別。繞佛者本乎致敬。繞壇者便於行事。致敬則必須右繞。表執持之恭勤。行事則必須左繞。使上下而倫序。」象器箋十曰:「忠按。禪林巡堂者。左繞而準繞壇儀。尋常行道者。右繞而準繞佛儀。」

又慧琳音義二十一示萬字形與白毫右旋之圖。右繞左繞由我以尊者之左右為標準也。淨影疏曰:「右繞.愛也。旋繞不捨.故用表愛。」會疏曰:「右繞.敬順之貌。三匝.周匝及三.禮儀之嚴也。」廣韻曰:「匝.徧也。」

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頌.梵語伽陀。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伽陀.此翻為頌。頌者.美也.歌也。頌中文句極美麗故.歌頌之故。訛略云偈。」西域記三曰:「舊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頌。頌.三十二言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伽陀.此方當頌.或言攝。言諸聖人所作.不問重頌字之多少.四句為頌者.皆名伽陀。案西國數經之法.皆以三十二字為一伽陀。或言伽他.訛也。舊言偈者.亦伽陀之訛也。」鄭氏注禮記曰:「頌謂將順其美也。」周禮曰:「教六詩。六曰頌。註云.頌之言誦也.容也。誦今之德.廣以美也。」文選序云:「頌者.取以游揚德業.褒讚成功。註.謂揚其德業.讚其成功也。」

讚.梵語戍怛羅。以偈頌而讚嘆佛德者。梵語謂之梵讚.漢語謂之漢讚。

光顏巍巍。

淨影疏曰:「光巍巍.歎佛光勝。顏巍巍.歎佛身勝。」巍巍如上注。

威神無極。

謂威德神力無窮極也。淨影疏曰:「由佛威德神力無極.故能放光。」

如是炎明。

炎.說文曰:「火光上也。」炎明即光明也。淨影疏曰:「如是炎明.正舉光體。」

無與等者。

謂無有與之齊等也。淨影疏曰:「無與等者。對人顯勝。餘人身光無與齊等。」

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摩尼.又作末尼。譯曰珠.寶.離垢.如意。珠之總名。玄應音義一曰:「摩尼。珠之總名也。」同二十三曰:「末尼。亦云摩尼。此云寶珠。謂珠之總名也。」慧苑音義上曰:「摩尼。正云末尼。末謂末羅。此云垢也。尼謂離也。謂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也。」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梵云摩尼。此翻為寶。順舊譯也。新云末尼。具足當云震跢摩尼。此云思惟寶。會意翻云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滿足故。」圓覺大鈔一下曰:「摩尼。此云如意。」涅槃經九曰:「摩尼珠。投之濁水。水即為清。」珠.希麟音義十曰:「字書云.蚌中之精也。」說文曰:「珠.蚌之陰精。」通雅曰:「古有辟塵珠.辟寒珠.夜光照乘.大者徑寸。或出於龍魚異物腹中.非獨出於蚌也。」沈懷遠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為大品。有光彩。」

燄耀.光耀也。悉亦皆也。隱.玉篇:「匿也.不見也。」蔽.廣韻曰:「掩也。」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莊嚴經曰:「如來微妙色端嚴。一切世間無有等。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暱曜。」如來會云:「如來無量無邊光。舉世無光可能喻。一切日月摩尼寶。佛之光威皆映蔽。」聚墨.以譬物之黑者。觀佛三昧海經三曰:「優婆夷中二十四人。見佛身色。猶如聚墨。」淨影疏曰:「此等諸光.若對佛光.皆悉隱蔽。猶如聚墨在珂貝邊。」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如輪王珠寶.照一由旬間.不異白晝。若映佛光.皆悉隱蔽。聚墨.極暗之喻。」

如來顏容。超世無比。

謂佛之顏貌儀容.超絕世間.無與比類也。

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會疏曰:「正覺大音者.正覺者.音聲所出之本。謂佛既破不覺無明.覺了清淨真如.覺知廣大.彌綸十方三世。出於彼正覺之音聲.故能流布十方.普覺眾生迷也。」憬興云:「大音者.即語密之音。如來之聲.更無過此.故云大音。響者.即顯了之音.逐宜而有分限發故。亦可佛成正覺時.其譽流十方.人天凡聖.皆悉雲集.如彼釋迦成道之唱.上至阿迦膩吒天。」

戒聞精進。

戒言戒德.謂如來滿足一切諸戒.莊嚴其心。聞者多聞.謂如來於無量劫.多聞成就故。精進者.謂如來能身心精進.成佛道故。

三昧智通。

三昧.謂如來具足成就無量百千諸三昧故。智謂成滿一切種智.無不照知故。通謂具足成就一切神通.自在無礙故。

威德無侶。殊勝希有。

可畏為威。可愛為德。法華嘉祥疏七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廣韻曰:「侶.伴侶。」殊勝者.超絕於世之謂也。希有.事之甚少者。無相類者。法華經序品曰:「是不思議。現希有事。」嘉祥法華疏三曰:「曠世所無。故言希有。」憬興云:「餘不能齊.故云無侶。侶亦匹也。佛德過餘.故云希有。」會疏曰:「如來威神功德.不餘乘所及.故云殊勝希有。」

深諦善念。諸佛法海。

會疏曰:「深諦善念者.能證智。諸佛法海者.所證理。諸佛法藏.廣大幽邃.故喻大海。能窮涯底.故云深。無一分惑.故云諦。離有無見.故云善。理智冥合.常念住是.故云念。」淨影疏曰:「諦謂審諦。深思諦觀.念佛法海.故能得證。如來藏性.是佛法海。」佛法廣大難測.故譬之以海。維摩經佛國品曰:「當禮法海德無邊。」大集經五十六曰:「法山欲崩頹。法海當復竭。」

窮深盡奧。究其涯底。

廣韻曰:「奧.深也.藏也。」老子:「道者.萬物之奧。」究.極也.推尋也。會疏曰:「窮深盡奧.究其涯底者.真如實相.非心言所度.故云深。三賢十聖.不能見聞.故云奧。橫遍為涯。豎深為底。如來明了.無所不至.故言窮盡。」

無明欲怒。世尊永無。

無明.梵語阿尾也。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癡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其相云何。謂不了知諦寶業果。」(四諦三寶業因果報)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癡。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會疏曰:「無明欲怒者.即是三毒.為諸惑本。如來曠劫勤修.斷盡無餘.故云永無。」

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人雄師子.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與世雄。師子者.即譬其雄健也。會疏曰:「佛名人雄.謂於人中最雄傑故。大論云.佛為人中師子。師子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人天中降伏一切.得無所畏故。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三身.四智等威神功德.不可稱數.故云無量。」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廣大.賞美德大之稱。深妙者.甚深微妙也。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三藏法數曰:「大千世界者.一日一月繞一須彌山.照四天下.為一世界。一千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也。」義寂云:「積善之力.名之為功。破惡之用.稱以為勳。是指五波羅蜜功德。智慧.即般若波羅蜜也。亦智慧是體。光明是相。智慧深妙.故光明無量.能震動大千也。」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

願.誓願也。佛教指五蘊之和合為假我.非有實之我體。佛地論一曰:「我謂諸蘊世俗假者。」大論一曰:「佛弟子輩等.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作佛.成佛也。菩薩之行終者.斷妄惑.開真覺之謂。法華經譬喻品曰:「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齊.等也。佛於法自在.稱曰法王。同品曰:「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同藥王品曰:「如來是諸法之王。」維摩經佛國品曰:「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同慧遠疏曰:「佛於諸法得勝自在.故名法王。」釋迦方誌上曰:「凡人極位.名曰輪王。聖人極位.名曰法王。」

過度.謂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梵曰木底.木叉。又曰目帝羅。譯曰解脫。離縛而自在之義。解惑業之繫縛.脫三界之苦果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華嚴大疏五曰:「言解脫者.謂作用自在。」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云何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曰:「但無愛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脫也。」又曰:「云何解脫心。答.無解脫心.亦無無解脫心.即名真解脫也。」傳心法要下曰:「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又涅槃之別稱。以涅槃之體.離一切之繫縛故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恒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俱舍論十八曰:「解脫涅槃.亦名無上。」大乘義章二曰:「涅槃果德。絕縛名脫。」同十八曰:「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又禪定之別稱。如三解脫.八解脫.不思議解說。脫縛自在者.禪定之德也。大乘義章十三曰:「八解脫者.名為解脫。絕下縛故。」注維摩經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故名解脫。」

黑谷圓光大師云:「一切諸佛.各有總別二種之願。總者.四弘誓願是也。別者.如釋迦五百大願.藥師十二上願等是也。然則此偈所願.亦是法藏菩薩如一切菩薩通發四弘誓願也。如下四十八願.正是別願也。於中今此一偈.當無上菩提誓願證。聖法王者.即世自在王如來也。不繫為解。自在為脫。二種生死俱過度。十纏四縛同解脫。故云靡不等。」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

梵語曰檀那.譯為布施。以福利施與人也。周語曰:「享祀時至.布施優裕。」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莊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淮南子道應訓曰:「不義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齊俗訓曰:「為義者.布施而德。」論衡定賢篇曰:「使穀食如水火.雖貪_x0019_之人越境而布施矣。」須賴經音義云:「布施.補故反。分布也。惠施也。」翻譯名義集云:「檀那.法界次第云.秦言布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大乘義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財物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維摩經佛國品曰:「布施是菩薩淨土。」調意者.制伏意之惡也。淨影疏曰:「修施治慳.名為調意。」案此一偈.總言佛六度之德也。布施調意.是其施度。三藏法數曰:「施度有三種。一財施.謂以己所有財物.施與他人.令其安樂。二法施.謂以佛法為諸眾生演說.令其開悟。三無畏施.謂於諸眾生無殺害心.令其無所怖懼。是為施度三行。」

戒.梵名曰尸羅。戒者.防禁身心之過者。大乘義章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瓔珞本業經下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玄應音義十四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波羅.此譯云禁。戒亦禁義也。」涅槃經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翻譯名義集四十四曰:「尸羅.此云清涼。大論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經音義云.此義譯也。正翻止得。謂止惡得善也。又古師翻戒。戒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故名防止。大論曰.云何為戒。若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為戒。戒疏云.戒.義訓警也。警策三業.遠離緣非.明其因也。優婆塞戒經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又戒是約義.訓義.勒義。」戒言戒度也。三藏法數曰:「戒度有三種。一攝律儀戒。謂持佛戒律.具眾威儀。二攝善法戒。謂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攝持。三饒益有情戒。謂以慈悲喜捨之心.與眾生樂.拔眾生苦.平等利益。是為尸度三行。」

忍者.忍耐也。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瑜伽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唯識論九曰:「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同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忍是忍度。三藏法數曰:「忍度有三種。一耐怨害忍。謂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無返報心。二安受苦忍。謂若遇水火刀杖.眾苦所逼.恬然忍受。三諦察法忍。謂諦審諸法.體性虛幻.而本無生滅.安然忍可。是為忍度三行。」

精進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斷惡法之心之作用也。唯識論六曰:「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輔行二曰:「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慈恩上生經疏下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怠故。」華嚴大疏五曰:「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維摩經佛國品曰:「精進是菩薩淨土。」精進.即進度也。三藏法數曰:「進度有三種。一被甲精進。謂起大誓願心.修諸勝行。二攝善精進。謂修方便行.進趣無上菩提。三利樂精進。謂勤化眾生.咸修於道。是為進度三行。」

三昧.梵音舊稱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于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正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于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三昧即禪度。三藏法數曰:「禪度有三種。一安住靜慮。謂亂想不起.深入禪定。二引發靜慮。謂智慧現前.生諸功德。三辦事靜慮。謂功行圓成.利益眾生。是為禪度三行。」

智慧.梵語若那.譯曰智。般若.譯曰慧。決斷曰智.簡擇曰慧。又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通為一也。大乘義章九曰:「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通則義齊。」法華經義疏二曰:「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瑜伽倫記九曰:「梵云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智慧.智度也。又曰慧度。三藏法數曰:「慧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慧。謂平等照了俗諦之法.無生滅相。二法空無分別慧。謂平等照了真諦之法.悟性本空。三俱空無分別慧。謂全照中道.超前二空.悉皆平等。是為慧度三行。」

會疏曰:「普布珍財.惠施來求.為布施。防非止惡為持戒。忍耐辱境為忍辱。勤修不懈為精進。專心不散為三昧。決了無生為智慧。此六能到涅槃正因.故名婆羅蜜。上歎佛意業.具此等德。菩薩緣之。願求我亦得之。是則法門無量誓願知也。調意之言.雖屬布施.廣通六度。謂布施治慳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進治懈怠.三昧治散亂.智慧治愚癡故。是則煩惱無盡誓願斷也。」言智慧為上者.嘉祥疏曰:「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故云最上也。」玄一曰:「如是四度.以定慧為上首也。今謂上者.是最勝義。菩薩願成六度行.於一切為最勝也。」覺經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誓.要約之言。會疏曰:「志求滿足為願。自制其心名誓。一切恐懼者.總指九界迷情.內有煩惱怨賊.外望生死苦海.未得安身之宅.故為恐懼者。菩薩為之為歸為救為洲渚.故言為作大安。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一切時處.常依此願而行.故云普行。」

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恒沙。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

假者.借之義。設辭也。恒沙.恒河沙之略。恒沙之數.譬物之多也。大論七曰:「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恒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故以為喻。」會疏曰:「假令者.縱奪之辭。求道即菩提心。令勵其心.確固不拔.是言堅。不墮二乘.故言正。卻者.退也。不如舍利弗六住退.故云不卻也。」憬興曰:「佛者所供養。大聖者能供養。無量大聖.雖供多佛.而有邊故。不如求佛.心不退還.以無邊故。」覺經曰:「假令有百千億萬那術佛。如是佛之數。使如恒河沙。計以沙等佛。一切皆供養。不如求正覺。堅勇而不怯。」

如是精進。

淨影疏曰:「佛於彼土勤現化事.名為精進。」會疏曰:「徹窮來際.無有休止.故云精進。」

威神難量。

謂威德神力.難可計量也。淨影疏曰:「化事眾多.是故名為威神難量。」會疏曰:「果上功德.不可思議.故云威神難量。」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

國土.一切有情之住處。有淨土穢土之區別。淨影疏曰:「於前所舉國土中.諸相莊嚴最為第一。現今所成彌陀國是。」會疏曰:「國土優劣.必由法王。其猶如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問.據如幻三昧經言.極樂界所有莊嚴.如一毛析為百分.其一分毛水普現妙樂世界莊嚴如餘大海.何言國土第一耶。答.如來說法.必赴機緣。隱顯抑揚.勸物欣求.豈一隅。」覺經曰:「令我為世雄。國土最第一。」

其眾奇妙。

其眾奇妙者.謂極樂眾生.顏貌容色.奇特而微妙也。法華經囑累品曰:「容顏甚奇妙。」

道場超絕。

嘉祥疏曰:「道場超絕者.亦是道樹超勝.亦可是修道速疾成佛.故云超絕。此釋含二義。一約佛講堂道樹.即見道場樹願本也。佛道樹有神德.故其眾見色聞聲.皆得甚深法忍也。二約聖眾道場.即成佛義。皆住一生補處.故當來成佛.超絕他方薩埵。」

國如泥洹。

泥洹又作泥曰.同涅槃。淨影疏曰:「泥洹涅槃.本是一名.傳之音異。」

而無等雙。

謂獨一而無與齊等也。

我當愍哀。

當.玉篇:「任也。」正韻:「當猶合也。理合如是也。」愍哀即慈悲也。

度脫一切。

會疏曰:「大小凡聖.定散善惡.齊接不餘.故云一切。」

十方來生。

會疏曰:「十方來生.即願文十方眾生也。總攝一切諸有羣生海。」淨影疏曰:「十方來生.生人多也。」

心悅清淨。

會疏曰:「心悅清淨者.心謂信心。悅謂歡喜。此心非凡夫雜染之心.如來清淨願心.故云清淨。釋云.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即此義也。」淨影疏曰:「心悅清淨.歸心純也。」

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會疏曰:「已至我國等者.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快樂.心快身樂也。安隱.通作安穩。身安心穩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穩。」文句十四曰:「不為五濁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風所不能動。故名穩。」宗鏡錄曰:「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

幸佛明信。

嘉祥疏曰:「幸之言遇。遇自在王佛.今現而證。上但一往發大誓願.度眾生行。行甚難.人不信。意謂但有其言.未必堪行.都無仰學之心.故請佛為證除疑.使物同行。」會疏曰:「佛指世自在王佛。信謂信印。明謂證明。願心宏大.誰信任之。唯佛靈鑑無昧.幸照我丹誠也。」淨影疏曰:「幸猶願也。願佛信我所求不虛。明我當來定必得果。是故請言幸佛信明。」案明信.淨影疏本及會疏本皆作信明。

是我真證。

真證.真實不妄之證據也。如云明證。又真實之證悟也。教行信證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貶淨土真證。」會疏曰:「是我真證者.佛是三明圓滿.證明不虛故。我者.親之辭也。」淨影疏曰:「佛證不虛.故說言是我真證。」

發願於彼。力精所欲。

毛詩曰:「古訓是式。威儀是力。箋云.力猶懃。」東宮切韻曰:「薛峋云.力.務也。孫愐云.精.專意也。」淨影疏曰:「發願於彼所求之事.力勵精勤修習所欲。」憬興曰:「所欲者.功德法身.快樂淨土。於彼二果.力勵精勤而修習.故云於彼力精。亦可彼者指佛之義。謂發願在如來之所.豈欺誑如來乎。若但有其願.無精進之行.則是欺誑如來也。故云力精等。力謂勤修。精謂精進。」

十方世尊。

十方.四方四維上下也。世尊.為世尊重也。

智慧無礙。

會疏曰:「五眼明朗.照察無礙.故云智慧無礙。」

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心為念念遷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惡之所念.謂之心行。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止觀五曰:「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維摩經佛國品曰:「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註:「肇曰。六趣往來。心行美惡。悉善知也。」覺經曰:「常念此尊雄。知我心所行。」會疏曰:「心謂願心。行即隨行。但有其願願即虛。但有其行行即虛。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故云心行。亦心在當時.行至未來。鑑現在至願.而明來際之勤行。由來際之修行.知今日之不虛。」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假使.權設之詞也。苦毒.苦身毒身者。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悔.改也。會疏曰:「三惡道等一切劇苦.是名諸苦毒。夫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所以金諭共爇.真偽忽辨。依霜雪時.呈松柏貞。逢苦不轉.所以為真實願也。」楞嚴經曰:「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利益童子曰:「縱使墮地獄.十劫受苦.而不作轉輪王.遠菩提。」

佛告阿難., 法藏比丘說此頌已.

已.玉篇:「畢也.訖也。」類篇:「已.語已也。」增韻:「已.語終辭。」

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

無上正覺.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簡稱。謂佛之悟也。無過于此之悟.故云無上。離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覺。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譯無上正等正覺。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

願.廣雅:「欲也。」為.增韻:「與也。」廣.玉篇:「大也。」宣.小雅:「示也.明也。」經法.金口之聖說.為萬世之常法者稱為經法。毘奈耶雜事四曰:「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法。」會疏曰:「百代不易是為經。羣聖軌則是為法。」

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

攝取.攝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攝救苦眾生也。觀無量壽經曰:「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莊嚴者.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阿彌陀經曰:「功德莊嚴。」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淨土.明二十九種之莊嚴。其中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淨土之正報.即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依報十七種者.一清淨莊嚴.勝過三界有漏之穢土而無漏清淨也。二量莊嚴.究竟如虛空無邊際也。三性莊嚴.依正道之大慈悲無漏之善根.隨順法性而生起之淨土也。四形相莊嚴.淨土清淨.光明滿足.如明鏡日月輪也。五種種事莊嚴.備諸珍寶.具足妙莊嚴也。六妙色莊嚴.無垢光燄熾盛.明淨耀世間也。七觸莊嚴.莊嚴淨土之種種珍寶柔軟.觸之者生勝樂也。八三種莊嚴.水上與地上及虛空之三處莊嚴也。九雨莊嚴.雨寶衣寶華.無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莊嚴.佛慧明淨之日.除世之癡冥也。十一妙聲莊嚴.淨土妙聲深遠.善聞於十方也。十二主莊嚴.正覺之阿彌陀.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屬莊嚴.諸菩薩眾由如來正覺之華化生也。十四受用莊嚴.受用大乘之法味.禪味.三昧味也。十五無諸難莊嚴.永離身心苦惱.受樂無間斷也。十六大義門莊嚴.淨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淨.無譏嫌之名言.又無女人與六根不具者及二乘與一譏嫌實體.眾生普為大乘之薩埵.一味平等也。大義門者.謂淨土為通大乘義利之門戶也。十七一切所求滿足莊嚴.眾生之所願樂.一切能滿足也。正報之十二.分為二種。佛有八種.菩薩有四種。佛之八種者.一座莊嚴.無量之大寶王.微妙之淨華臺也。二身業莊嚴.相好之光一尋.超於色像羣生也。三口業莊嚴.如來微妙之梵響.聞於十方也。四心業莊嚴.同地水火風空於無分別也。五大眾莊嚴.彼土之人天聖乘.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來清淨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莊嚴.阿彌陀佛於淨土為上首.如須彌山王勝妙.無有超過者也。七主莊嚴.阿彌陀佛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眾.恭敬瞻仰也。八不虛作莊嚴.佛之本願力非虛設.遇之無空過者.必能令速滿足功德之大寶海也。菩薩之四種莊嚴者.一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二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羣生莊嚴。三一切世界讚嘆諸佛莊嚴。四無三寶處示法莊嚴也。此二十九種.皆由彌陀之願心而莊嚴者。見淨土論。妙土.佛之報土殊妙者。讚阿彌陀佛偈曰:「妙土廣大超數限。」會疏曰:「我當修行者.是能修因。佛國清淨等.是所取土。遙要當來不可思議劫修行.故云我當。以修行故.攝取佛國.故云修行攝取。國土無穢.故云清淨。當往生論第一莊嚴依正綺飾.是云莊嚴。」

淨名經曰:「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注:「肇曰.取淨國者.皆為彼耳。故隨其所應而取焉。」同經曰:「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注:「肇曰.淨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也。」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勤苦.勤而苦也。會疏曰:「三界苦果.名生死勤苦。見思等惑為之本。」淨影疏曰:「拔生死者.出生死果。拔勤苦本.離生死因。由因數受生死之苦.故名彼因為勤苦本。」

時世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

解深密經云:「如來共有無量功德眾.莊嚴清淨佛土。」

汝自當知。

峻諦云:「汝自當知者.例如法華三止說.其義深廣.不可容易說故。此含三意。一謂法藏菩薩宿殖深厚.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淨佛國土之事.久既洞達.雖佛智無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當行之也。二謂攝取佛國.各隨樂欲。或取穢濁.或求清淨.或攝三乘.或願一乘.故任菩薩意樂.宜攝取之.不用如來之指示也。三謂凡於淨土.有報有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唯應自分.宜攝取之也。故云汝自當知。」

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

淨影曰:「斯謂此也。弘謂大也。」境界者.謂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報界域也。入楞伽經九曰:「我棄內證智。妄覺非境界。」峻諦曰:「斯義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二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三謂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我能經無量劫.當剋獲之.斯義弘深.非我境界也。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廣大謂弘。幽邃謂深。」

惟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

敷演又作敷衍。流播也。舊唐書:「敷衍德音。」淨土.聖者所住之國土也。無五濁之垢染.故云淨土。梁譯之攝論八曰:「所居之土無於五濁。如彼玻璃珂等。名清淨土。」大乘義章十九曰:「經中或時名佛地。或稱佛界。或云佛國。或云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首。淨國。淨土。」元曉法師曰:「金剛以還菩薩所住.名果報土.不名淨土。未離苦諦之果患故。唯佛所居.乃名淨土。一切勞患.無餘滅故。」又曰:「八地以上菩薩住處.得名淨土。七地以還一切住處.未名淨土。」又曰:「三聚眾生苦生之地.是為穢土。唯正定聚所居之處.名為淨土。」又曰:「所說淨土.皆是如來願行所成.非生彼者自力所辦。不如穢土外器世界.唯由眾生共業所成。是故通名清淨土也。」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眾生蹔住報。登金剛源居淨土。」會疏曰:「諸佛如來者.約果上妙土也。亦可諸佛如來因中所修之行。」

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

廣韻曰:「高上也.崇也.遠也。古勞反。明.光也.照也.通也。武兵反。」會疏曰:「高明約具德。深廣約願心。謂持戒禪定.超勝世間.故謂高。方便般若.照究諸法.故謂明。遠徹來際無撓.故謂深。周攝一切無遺.故謂廣也。」

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

大法鼓經曰:「佛告迦葉.如以一毛滴大海水.能令盡不。迦葉.白佛言.唯然.能盡。」會疏曰:「大海.譬所願廣大。一人斗量.譬因行漸次。經歷劫數.譬時節長遠。窮底.譬剋果所願。得妙寶.譬成正覺。」

人有至心精進.

至心.至極之心也。

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剋果.謂得果也。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剋。」廣韻曰:「剋.必也。苦得反。果.定也。又剋也。古火反。」經音義云:「剋.口勒反。言必當也。言必定不虛也。」憬興述文贊中曰:「會亦必也。剋者.遂也.得也。」會疏曰:「求索精進不休止.會當得心中所欲願耳。」

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

廣說見四分律四.有四種之廣說。剎者.梵語差多羅之訛略。譯曰土田。梵漢雙舉.云剎土。即國土之義。玄應音義一曰:「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云國.或云土者.同其義也。或作剎土者.存二音也。」二百一十億者.義寂云:「應其器量.廣說諸剎。此即通說受用.變化.及淨穢土。」會疏曰:「諸佛剎土.通攝淨穢.皆是佛所王國界。」

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麤妙.

判善惡之性.經論諸師之說.種種不一。菩薩瓔珞經以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經下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大乘義章七曰:「順名為善。違名為惡。」同十二曰:「順理名善。違理名惡。」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惡以乖理為義。」

唯識論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于此世他世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若夫如人天之樂果.於此世雖為順益.於他世不為順益.故非是善.無記性也。又如惡趣之苦果.於此世雖為違損.於他世不為違損.故非是惡.亦無記性也。論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

淨影約五乘而判三種之善惡。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若依此義.則上通佛菩薩.下極人天。其所修之行.名為善。招三途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別報業.名為惡。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者.無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所施者能施者施物之三輪物存于意中.是違於無相空性之理之有相行也。若不存三輪之相.是順於理之無相行也。因之順理為善。違理為惡。若依此義.則上從佛菩薩.下極二乘。其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眾生所修之善法.總為有相行.名之為惡。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法界之真性.為己自體.體性緣起而成行德.所行自體.如心不緣理.所謂隨心之欲而不超軌之境界也。是名為善。若依此義.則凡夫二乘無論。即上至三乘.總其緣修之善行.齊為惡也。見大乘義章十二。

天台立六種。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報盡.則還墮於三途.故亦為惡。二二乘之善。二乘能離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故大論謂寧起惡癩野干心.不生聲聞辟支佛意。當生死涅槃俱為惡也。三小乘菩薩之善。慈悲兼濟.故是善。然彼身中未斷一毫之煩惱.(小乘菩薩三大劫中不斷惑最後一坐成覺)如貯于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為惡。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思之煩惱.是善也。然墮於二邊.不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五別教菩薩之善。見中道之理.是善。然猶為隔歷之中道.不能見圓教圓融之妙中.所行帶方便.不稱於理.亦是惡。故涅槃經自白.由此以前.我等皆為邪見人。邪豈非惡耶。六圓教菩薩之善。圓妙之理.是至極之善。然此有二義。一順實相之圓理為善.背之為惡。二達此圓理為善.著之為惡。圓之著尚為惡.況復其餘。止觀二之三曰:「唯圓法名為善。善順實相名為道。背實相名非道。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名非道。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即行非道.通達佛道。若於佛道生著.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同輔行曰:「唯圓為善。復有二意。一者以順為善。以背為惡。次以著為惡。以達為善。」又曰:「以著為惡。以達為善。圓著尚惡。況復餘耶。」

以上諸說中.淨影第一順益之義.同於唯識論之說。第二順理與第三體順相兼.同於瓔珞經之說。天台別教之義.與淨影第二順理之義同。圓教中之第一義.與淨影體順之義及瓔珞經之說同。其第二義.以達著斷善惡之性.為天台獨特之發揮。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於是釋然也。

國土.天台所立有四種。一凡聖同居土。凡夫與聖者同居之國土也。此中有淨穢二種。如閻浮提為凡聖同居之穢土。如兜率之內宮.西方之極樂.為凡聖同居之淨土。二方便有餘土。此羅漢死後所生之國土.在三界之外。羅漢思死入無餘涅槃者誤.實則土生於方便有餘也。修小乘之方便.斷盡三界之煩惱.因而生於其土。然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餘土。三實報無障礙土。此為斷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報真實之道之無礙自在國土.故云實報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土。為全斷根本無明之佛之依處。謂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也。見天台觀經疏。

會疏曰:「人天善惡.(案會疏本.正文亦作天人。疏文作人天。)約有情世間。國土麤妙.約器世間。夫國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故知由人。人天善惡.故有國土麤妙而已。」淨影疏曰:「天人善惡.汎說一切諸土之因。國土麤妙.汎宣一切諸土之果。麤.不精也。說惡說麤.令其捨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義寂曰:「穢土中有天人別。淨土之中有麤妙異。麤即變化。妙即受用。」

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淨影疏曰:「於諸說中隨欲廣教.名應心願悉現與之。」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

嚴淨.國土之莊嚴清淨也。法華經序品曰:「示諸佛土眾寶嚴淨。」會疏曰:「問.如來所現.既通淨穢.今何但言嚴淨國土耶。答.雖所見淨穢.所願但在淨土.故云嚴淨。皆悉者.如所現歷觀故。覩亦見也。」

起發無上殊勝之願。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事之超絕而世所希有者曰殊勝。會疏曰:「無有此上.故云無上。超勝諸願.故云殊勝。謂莊嚴無上故.受樂無上故.光壽無上故.名號無上故.生因無上故.利益無上故。是總四十八願大體。」

其心寂靜。

離煩惱曰寂.絕苦患云靜。即涅槃之理也。華嚴經一曰:「觀寂靜法。滅諸癡闇。」毘婆尸佛經下曰:「調御大丈夫。導引於羣生。令至寂靜道。」資持記下四之二曰:「寂靜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案寂靜有二種。一身寂靜。捨家棄欲息眾緣務.閑居靜處.遠離憒鬧.身之惡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靜。二心寂靜。於貪瞋癡等悉皆遠離.修習禪定.而不散亂.意之諸惡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靜。見釋氏要覽下。會疏曰:「實夫所願不輕.散亂難成。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入三昧.思惟攝受.絕離囂塵.故云寂靜。」

志無所著。

志.說文:「意也。」論語:「志於道。」詩序:「在心為志。」廣韻:「志.意慕也。」著.類篇:「附也。」淨影疏曰:「理絕眾相.故無所著。求入名志。」會疏曰:「不著五欲.故云無著。」

一切世間.無能及者。

淨影疏曰:「證深離相.故世無及。」會疏曰:「其心清淨真實.無能等者.故云一切世間無能及者。」

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彌陀如來建立四十八願之前.五劫之間思惟之也。莊嚴經曰:「阿難.彼作法苾芻.聞佛所說八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即時會中頭面禮足.辭佛而退。往一靜處.獨坐思惟.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

僧伽吒經曰:「一切勇菩薩白佛言.世尊.劫何以量。佛言.譬如大城.縱廣十二由旬.高三由旬.盛滿胡麻。有長壽人.過百歲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盡.劫猶不盡。一切勇。又如大山.縱廣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長壽人.過一百歲.以輕繒帛一往拂之。如是山盡.劫猶不盡。是名劫量。」

會疏曰:「然則今言五劫.積之至五.應知時節長遠。思惟即選擇義。總照麤妙.分別善惡.攝取別選.捨麤惡.擇取善妙也。佛國.所莊嚴。清淨行.能莊嚴。以福智清淨行.能莊嚴依正故。蓋夫菩薩建立淨土.猶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圖畫之.而後大集良材.普調斧鉞。彌歲彫琢之.至材成器備.則千丈樓殿.一時剋成。五劫思惟.如圖畫之。永劫修行.如大集良材。十劫正覺.如一朝成立也。」

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

淨影疏曰。「問曰。若彼得壽多劫。劫盡之時.居住何處.而得修行。釋言。餘人見其劫盡。其法藏等.見彼國土安隱不動.故得起修。與法華中.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其義相似。」

彭際清曰.右明法藏發心.亦從機感而入。我等今日聞是經已.至心回向無量壽佛。求生彼國。即與法藏比丘爾日發心.無二無別。無量壽佛決定遙為授記。如世自在王所說.真實不虛故。法藏云.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當知無上正覺.一切願王從此出生。一切淨土從此建立。纔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離自心故。下云.其心寂靜.志無所著。纔有所著.便有分齊。便成狹小。不得名為殊勝之願。惟隨順覺心.攝諸佛國。一念圓明.十方清淨。此是一切眾生入道榜樣。決當隨學。莫生屈退。


上一节:古佛出興第五

下一节:佛前发愿第七

回目录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