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首页 >法师讲经> 5.菩薩眾等第三

佛說無量壽經箋註5→菩薩眾等第三


菩薩眾等第三

又與大乘眾菩薩俱。

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寶積經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業.無等等乘。」

廣韻曰:「菩.薄胡反。普也。薩.濟也。能普濟眾生。」菩薩.具名菩提薩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經:「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薩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 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淨影疏曰:「又者.復重之辭。前列聲聞.更明菩薩.故云又也。與義同前。辨佛兼彼.故云與耳。言大乘者.舉法別人。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乘別有三。簡別餘二。餘二不如。是以稱大乘。菩提名道。薩埵名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會疏曰:「乘是行用運載為義。聲聞緣覺。其識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僅斷見思是為究竟。其所運載.頗為輕少。喻以草筏渡於江河.故名小乘。菩薩不然。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盡生死際.至大涅槃。其所運載.太為廣大。如乘巨航游於大海.故稱大乘。菩薩.具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眾生。依律中劫初之時.此世界中無有日月星辰晝夜男女之別。眾生相喚.而言薩埵薩埵。然則薩埵是眾生義。於眾生中特體大道.能懷兼利.故稱之曰大道心成眾生也。菩薩非一.故云眾。佛與此等同會.故云俱。」

普賢菩薩。

唐譯同。普賢梵名邲輸跋陀.又作三曼多跋陀羅。或譯曰普賢.或作徧吉。主一切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之智德.證德相對。即理智一雙.行證一雙.三昧般若一雙也。故以為釋迦如來之二脇士。文殊駕師子.侍佛之左方。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說者.示理智融通之義.又胎藏界之次第右蓮左金也。)此理智相即.行證相應.三昧與般若全者.即毘盧舍那法身佛也。華嚴一經之所明.歸於此一佛二菩薩之法門.故稱為華嚴三聖.為一切行德之本體。故於華嚴之席.說十大願.又為諸法實相之理體。故於法華之席.誓於法華三昧之道場自現其身。

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普賢者.外國名三曼多跋陀羅。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羅.此云賢也。此土亦名遍吉。遍猶是普。吉亦賢也。注經解云.化無不周曰普。鄰極亞聖稱賢。」探玄記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大日經疏一曰:「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楞嚴經曰:「普賢菩薩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義立名。」會疏曰:「梵.邲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此翻云普賢.或云徧吉。體徧法界.故曰普。位鄰極聖.故曰賢。能導御一切.發十大願王.願西方往生.特翼贊彌陀.故於此經是為上首。」

妙德菩薩。

唐譯作文殊師利。妙德.文殊師利菩薩之譯名。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新舊有六譯。無量壽經.涅槃經曰妙德.無行經曰妙首.觀察三昧經.大淨法門經曰普首.阿目佉經.普超經曰濡首.無量門微密經.金剛瓔珞經曰敬首。(已上舊譯)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義。師利或室利.是頭之義.德之義.吉祥之義也。此菩薩與普賢為一對.常侍釋迦如來之左.而司智慧。(普賢在右司理.今違之。但當以右智左理。一依勝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義也。)心地觀經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放鉢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此菩薩頂結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劍.以表智慧之利劍。駕師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種種之差別.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為本體。法華文句二曰:「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法華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西域記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舊曰濡首。又曰文殊師利.或言曼殊尸利.譯曰妙德.訛也。」探玄記四曰:「梵語喚頭為室利。吉祥.德等.亦為室利。故致翻譯不同也。」慧苑音義上曰:「文殊師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會疏曰:「梵.文殊師利.或曼珠室利.此云妙德。新言妙吉祥。具三德祕藏.神化不思議.故名妙德。」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寂調音所問經曰:「東方去此過萬佛土。有世界名曰寶住。佛號寶相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文殊師利為彼諸菩薩摩訶薩如應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曰:「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迹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佛告跋陀波羅菩薩。文殊師利有大慈心。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來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佛滅後經四百五十歲於其本生處入滅。」

慈氏菩薩等。

唐譯作彌勒。慈氏.舊稱彌勒。新稱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梅怛麗.每怛哩.梅怛麗藥.味怛曳。菩薩之姓也。譯曰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生於南天竺波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之菩薩。先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會疏曰:「彌勒.梵音具云迷帝隸.此云慈氏。是有三緣。一由本願.過去值大慈如來.因立大願.得此號故。二已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懷時有慈心故。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其德最勝.無能過者故。」註維摩經一曰:「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羅門子。」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云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華嚴經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淨名疏五曰:「言彌勒者。有云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無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俱舍光記十八曰:「梅怛.此云慈。儷藥.此云氏。菩薩於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云彌勒.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云慈。即舊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云梅低黎.並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彌勒.具昧怛曳.此翻為慈氏也。」慧琳音義十四曰:「彌帝隸.古云彌勒.皆訛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記七曰:「每怛麗耶.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訛略也。」慧遠疏曰:「等者.於賢劫之中其餘菩薩。」

此賢劫中一切菩薩。

過去之住劫.名為莊嚴劫.未來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現在之住劫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故稱讚之為賢劫。亦名善劫。大悲經三曰:「阿難。何故名為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時淨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諸妙蓮華。一一蓮華各有千葉。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而讚歎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於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為賢。」悲華經五曰:「此佛世界當名娑婆。時有大劫.名曰善賢。何因緣故.劫名善賢。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會疏曰:「賢劫者.於此劫中千佛出現.故具名善賢。」行宗記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稱賢劫。此界成後有千佛出世。既多賢聖.故名賢劫。」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

賢護.梵名曰陀.跋陀和.跋陀婆羅.跋陀羅波梨。或曰賢護長者.賢護菩薩.賢護大士。在家之菩薩也。玄應音義五曰:「案移識經云。陀羅波梨。此譯云賢護。亦云賢守。鄰聖曰賢。固道稱守。幻士經云。陀。此言仁賢。是王舍城在家菩薩也。」

大寶積經百九卷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曰:「有一最大巨富商主長者之子。名陀羅波梨。(隋言賢護)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長老阿難。汝欲聞此陀羅波梨長者家中所有眾樂事乎。乃至具足說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是長者子。凡有六萬最大商主恒隨彼後。其陀羅波梨家內恒常鋪設六萬上玅六合床榻。雜色被褥以覆其上。復有六萬婇女。端正殊絕。身體柔軟細滑。又其長者欲食之時。則有六萬雜種羹臛飯食。微妙香美。猶如天廚。無有異也。」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有「賢護長者品。」又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一曰:「王舍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大論云:「陀婆羅居士菩薩.是王舍城舊人。」名義集曰:「陀婆羅.翻為賢護。自護賢德.復護眾生故。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大論翻云善守。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

真言密教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出生義曰:「厥有河沙塵海數量。舉十六位焉。亦塵數之義不出於此矣。」其他金剛界之十六大菩薩.十六尊.十六執金剛神.十六天神.顯經所說之十六菩薩.十六居士等.總以十六之數.該攝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梵語菩薩.一譯曰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會疏曰:「十六正士者.寶積云丈夫。文殊師利嚴淨經言.菩薩八萬四千及十六正士。則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薩。正謂正道。士謂居士。此等大士.雖葆光和塵。久出於邪道。深達於正法。故云正士也。」玉篇云:「正.不邪也。又通古今.辨然不然.謂之士。」尚書曰:「囚奴正士。孔安國曰.正士箕子.惟正諫紂惡者也。」

今案.正士者.以淳善讜言.苦諫人姦厲者也。普超經云:「正士者.輕忽身命。不擇眾生。志純淑法。消化凶偽。」

善思議菩薩。

唐譯作善思惟義。會疏曰:「正智能達.信佛智德.故名善思議。」

信慧菩薩。

唐譯作慧辯才。會疏曰:「信心智慧.永斷疑網.故名信慧。」

空無菩薩。

唐譯作觀無。會疏曰:「能證真空.滅無塵勞.故名空無。」

神通華菩薩。

唐譯作善華神通。會疏曰:「神通無方.以嚴內德.故名神通華。」

光英菩薩。

唐譯作光幢。會疏曰:「智慧為光.福德為英。圓備二德.故名光英。」

慧上菩薩。

唐譯作知上。會疏曰:「般若靈智.超出一切.故名慧上。」

智幢菩薩。

會疏曰:「洞達二空.大摧魔邪.故名智幢。」

寂根菩薩。

唐譯同。會疏曰:「寂滅境智.諸根清淨.故名寂根。」

願慧菩薩。

唐譯作慧願。會疏曰:「悲願廣大.普照有緣.故名願慧。」

香象菩薩。

唐譯同。香象.或稱香惠.赤色.不可息。羅什之維摩經注.釋香象菩薩之名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此也。」此菩薩在北方之香聚山說法。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北方有菩薩住處。名香聚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香象。有三千菩薩眷屬。常為說法。」會疏曰:「究法海底.猶如香象.故名香象。」

寶英菩薩。

唐譯作寶幢。會疏曰:「功德聖財.莊嚴身心.故名寶英。」

中住菩薩。

會疏曰:「常住中道.不著有無.故名中住。」

制行菩薩。

會疏曰:「嚴持聖戒.制止諸惡.故名制行。」

解脫菩薩。

會疏曰:「二利自在.不繫二邊.故名解脫。」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

廣韻:「遵.循也.率也.行也.習也。」大士.菩薩之通稱也。或以名聲聞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稱。簡別於凡夫而稱為大。又.士者事也。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謂之大士。法華文句記二曰:「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士謂士夫。凡人之通稱。以大開簡別。故曰大等。」四教儀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運心廣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瑜伽論云。無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大論以菩薩名大士」。會疏曰:「普賢大士之德者.行願品曰.普賢菩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言.善男子.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除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諸大士悉歸遵此德.故云皆遵。」

具諸菩薩無量行願。

無量.多大而不可計量也。攝大乘論釋八曰:「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會疏曰:「行則菩薩大行.六度等。願則四弘誓及十大願也。羯磨疏曰.行足願目.事緣相假。雖奉勝行.無願引心.則令此業隨緣墜地.故雙舉之。大行大願.不可稱量.故云無量。」身之行與心之願。此二相資而成大事。青龍疏下曰:「由行與願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論曰:「凡人欲為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禪門一上曰:「有願而無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備於船筏。當知常在此岸。終不得度。」

安住一切功德之法。

會疏曰:「安住者.不動義。德成無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嘉祥云:「遐劫積修.為己之勳.故云功。以此被外.沾洽一切.故稱為德。」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淨影疏曰:「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故名功德。德體名法。」法者.梵云達磨。為通於一切之語。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為法也。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為法。二軌則名法。唯識述記二末曰:「法者.道理義也。有般涅之義.名般涅槃法。」

遊步十方。

淨影疏曰:「遊步十方.身形無礙。」會疏曰:「遊步者.應動兒。無方不應.故云十方。」案佛經稱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

行權方便。

權.對實而言。方便之異名。暫用之而終廢之者。方便.梵語傴和。有二釋。一對般若而釋。二對真實而釋。對般若而釋.則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稱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辭。對種種之機.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言也。又方者眾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應諸機之方域.而用適化之便法.謂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

往生論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法華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法華義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義合舉。故云方便。此釋通於大小。二者眾生所緣之域為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蓋欲因病授藥。藉方施便。機教兩舉。故名方便。此亦通於大小。」法華玄贊三曰:「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經十一曰:「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對真實而釋.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假設暫用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權。即入於真實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則云方。隨時而施曰便。依此釋.則為小乘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三乘為通於一乘而設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為方便真實之二也。慧遠疏曰:「行權方便.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

入佛法藏。

淨影疏曰:「證會名入。」會疏曰:「達解為入。謂以權實智為能入.以佛法藏為所入。佛法藏者.解有二義。一佛之法藏.即諸佛無量劫中所蓄藏諸功德法是也。二佛法之藏.謂如來藏中能含攝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案佛法藏.一名如來藏。又名法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無量之性德.故曰法藏。又佛所說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義.故名法藏。多法集積.故又曰法蘊。其數有八萬四千.釋之者有多義。法華經序品曰:「此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同寶塔品曰:「持八萬四千法藏.為人演說。」

究竟彼岸。

究竟.事理之至極也。三藏法數六曰:「究竟.猶至極之義。」會疏曰:「諸菩薩能截四流.到涅槃際.故言究竟。」梵語波羅.譯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業煩惱.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論十二曰:「波羅。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維摩經佛國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借我謂之耳。」思益經一曰:「世尊誰住彼岸。佛言。能知諸道平等者。」心經注曰:「西士俗以設喻諸佛地.謂之彼岸。」涅槃經曰:「彼岸者.喻如來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論一曰:「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同三十三曰:「彼岸者。於有為無為法盡到其邊。」法華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稱到於彼岸。故大品云。到有為無為彼岸。即其事也。」慧遠疏曰:「究竟彼岸.彰果畢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

願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

梵曰尼底。譯曰願。志求滿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法窟上末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亦是期心為願。」止觀七下曰:「發願者.誓也。如許人物.若不分券.物則不定。, 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無誓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願來持行.將至行在。二乘生盡。故不須願。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總願者.顯教立四弘誓.密教立五大願。別願者.如藥師之十二願.千手觀音之六願及十願.普賢之十願.彌陀之廿四願及四十八願.釋迦之五百願。

世界.梵語曰路迦。世為遷流之義。謂過現未時之遷行也。界謂具東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國土也。又曰世間。間為間隔之義。故與界之義同。此二者雖通用於有情與國土。而常言者為國土也。楞嚴經四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現成.自然出來.不假造作安排者。與天台所云當體即是等同。等覺.佛之異稱。等者平等。覺者覺悟。諸佛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智度論十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往生論注下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又大乘階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薩曰等覺.是菩薩之極位也。即滿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別教之菩薩斷十一品之無明.圓教之菩薩.斷四十一品之無明.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鸞師云:「現成佛相.名現成等覺。又等覺者.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

處兜術天.

兜術天.舊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鬥瑟哆.珊覩史多等。譯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謂於五欲境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人間四百年.為此天一晝夜。則人間十四萬四千年.方為此天一年。若此天壽四千歲.則該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年矣。此天在夜摩天與樂變化天之中間.下當第四重。分天處內處之二。其內院為彌勒菩薩之淨土.外院則天眾之欲樂處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西域記三曰:「覩史多天。舊曰兜率佗。又曰兜術他。訛也。」玄應音義十八曰:「兜率哆。或作兜駛多。或言兜率陀。皆訛也。正言覩史多。此云知足天。亦云妙足也。」可洪音義一曰:「兜率陀。上所奸反。大般若作珊覩史多。勝天王經作兜術率陀。應和尚音義作兜。並先安反。此云正喜。人云正知足也。」佛地論五曰:「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多修喜足。故名喜足。」俱舍寶疏八曰:「覩史多。此云喜足。於五欲樂生喜足心故。舊云知足。」瑜伽略纂二曰:「都史多。名知足。受樂知足故。」法華經勸發品曰:「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慧遠疏曰:「兜率兜術.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云妙足。亦名知足。是欲界中第四天也。」

弘宣正法。

弘宣.弘通宣流教法也。正法.真正之道法也。理無差曰正。以三寶中之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為體。慧遠疏曰:「弘宣正法.口業化也。」

捨彼天宮.

淨影維摩經義記二本曰:「經中說捨。汎有七種。一心性平等亡懷稱捨。情無存著。故曰亡懷。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目之為捨。三捨一切貪瞋等過。名之為捨。四見生得脫。不復憂念。放捨名捨。五證空平等離相名捨。六自捨己樂。施與他人。說之為捨。七益眾生。無所希望。名之為捨。」天宮.梵語曰泥縛補羅。天人之宮殿也。慧遠疏曰:「問曰。何故捨上天樂。為欲使彼閻浮眾生.咸荷佛恩.生敬重心.故須捨之。」

降神母胎。

因果經云:「爾時善慧菩薩。從兜率宮降神母胎。於時摩耶夫人於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脇入。身現於外。如處琉璃。」

從右脇生。現行七步。

釋迦譜卷一云:「十月滿足。於四月八日.日初出時。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華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為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脇出。於時樹下亦生七寶七莖蓮華。大如車輪。菩薩即便墮蓮華上。無扶侍者。自行七步。」三藏法數曰:「涅槃經云.如來於閻浮提林微尼園示現.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周者周。四方上下四維也。)」慧遠疏曰:「從母右脇生者.世人生處.不淨臭弊。佛為異之.故右脇生。於十方各行七步。示現丈夫奮迅之力。於十方界獨出無畏。」

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

本行經云:「夫人即舉右手。攀彼樹枝。遂生太子。放大光明。即時諸天世間。悉皆遍照。」慧遠疏曰:「身光普照.令人覺知。」佛土者.佛所住之國土.佛所化之領土也。有淨土穢土報土法性土等之別。大乘義章十九曰:「安身之處.號之為土。約佛辨土.名為佛土。」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有三類。一屬於六時.二屬於六方.三屬於六相。此之震動.屬於六時而言。長阿含經二曰:「一佛入胎時.二出胎時.三成道時.四轉法輪時.五由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六入涅槃時。」涅槃經二曰:「菩薩初從兜率天下閻浮提時.名大地動。從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法輪及般涅槃.名大地動。」天台嘉祥慈恩諸師依此二經之文.除長阿含經之第五時.(將捨性命之時)加涅槃經之出家時而為六時動.即八相中後六相之時也。文句記三之一曰:「若准長阿含。多緣地動。亦可為表。經云。有六緣地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輪。入滅。小教雖即不云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後六。」慧遠疏曰:「振動大地.使魔怯伏。六種動者.如地經說.所謂動踊振覺吼起。動如車掉。踊如泉涌.亦如釜沸。振謂下也。如世空物.振之則下。覺者動勢.令人心覺。乃至空居眾生亦知。吼者發聲。地如起。」會疏曰:「動起涌震吼覺.是名六種。搖颺不安名動。自下昇高名起。凹凸名涌。六方涌沒亦名涌。隱隱有聲名震。砰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覺。」智度論八曰:「佛何以故.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復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眾生見佛神力。敬心柔軟。然後說法。是故六種動地。」法華玄贊二曰:「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回正義。」

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

人天中.佛最尊勝.故號無上尊。涅槃經二曰:「當念懃精進。頂禮無上尊。」

釋梵奉侍。

釋梵.帝釋與梵天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轉輪聖王。釋梵諸王。」肇論下曰:「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侍一作事。奉命服侍也。觀無量壽經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慧遠疏曰:「佛德深重.故使釋梵咸來奉侍。」

天人歸仰。

天人.即六趣中之天趣與人趣也。法華經寶塔品曰:「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歸仰.歸依仰慕也。義林章四本曰:「起殷淨心。策殊勝業。申誠歸仰。故名敬禮。」

示現算計文藝射御。

慧遠疏曰:「謂示算計文藝等事。佛已久知.隨化始學.故曰示現。」廣韻曰:「算.計也.數也。蘇貫反。」世本曰:「黃帝時隸首作數。」說文曰:「筭長六寸.計歷數者也。」又有九章算術.漢許商.杜忠.吳陳熾.魏王粲.并善之.是也。計古詣反.籌計也。說文:「計.會也.筭也。」釋名:「文者.會集眾綵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東宮切韻曰:「武玄之云.字有韻謂之文.文無韻謂之筆。」說文序曰:「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為之文.聲具為之字。」案左氏傳:「經緯天地曰文。杜預曰.經緯相錯.故織成文也。」祝尚丘云:「藝.魚祭反。伎能在身也。」孫愐云:「伎也。才能曰藝。」禮記:「藝.才也。」顧野王案:「藝猶材也。」孔安國註論語曰:「藝謂多才能也。」廣韻云:「射.弓射也。神夜反。」論語曰:「射不主皮。馬融曰.射有五善。一曰和志.體和也。二曰和容.有容儀。三曰主皮.能中質。四曰和頌.合雅頌。五曰興武.與舞同。天子有三侯.以熊虎豹皮為之。言射者不但以中皮為善.亦兼取和容也。」周禮五馭註.馭通作御。鄭司農云:「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也。」會疏曰:「射.矢射術。御.乘車馬之法。」

博綜道術。

廣韻曰:「博.大也.通也。補各反。」經音義云:「綜.子送反。綜.習也。三蒼云.綜.理經也。又子宋反.總也。」道術.道法技術.通於內外世出世之法者。字林:「邑中道曰術。」會疏曰:「世間諸道異術.名道術。術.方也。」慧遠疏曰:「博謂廣博。綜謂綜習。仙通祕術.無不博學.名博綜道術。」

貫練羣籍。

貫.古玩反。練.郎甸反。貫通練習也。憬興述文贊云:「貫者通也。練者委也。世俗異教.亦皆通委.故云貫練。」鄭氏注禮記曰:「羣.眾也。」孔安國注尚書曰:「羣.諸也。」東宮切韻曰:「陸法言云.籍.秦昔反。郭知玄云.簿籍.書也。」野王云:「凡書於簡札.皆謂之籍也。」會疏曰:「貫謂貫通。練謂練磨。四韋陀等諸典.名為羣籍。」慧遠疏曰:「貫謂貫通。練是委練。世俗異典.名為羣籍。於此悉知.名貫練羣籍。」

遊於後園.講武試藝。

廣韻曰:「講.告也.謀也.論也。古項反。武文甫反.止戈為武。」漢書云:「近豪俊.講文學。師古曰.講謂和習之。」東宮切韻曰:「國語.一時講武。賈逵曰.講.習也。」慧遠疏曰:「槃象角力.名為講武。共射金鼓.說為試藝。」

現處宮中色味之間。

淨影疏云:「佛實離愛。隨化示居.故云現處。」色者女色。味者愛味也。

見老病死.

本行經云:「時太子欲向園林遊觀。淨飯王聞之。於是敕令街巷灑掃嚴淨。其有老病死亡之人.悉令驅逐.勿使太子見之.心有所厭。及太子出東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老人。傴僂低頭。倚杖呻吟。曲脊傍行。太子見已。為馭者言。我今此身.亦當老耶。若有如是老弊之相.何暇向彼園林遊戲。宜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時太子又欲向園林遊觀。出南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一病患人。身體羸瘦。喘氣微弱。命在須臾。不能起舉。太子見已。為馭者言。若我此身.病亦不免。何暇向彼園林遊戲。宜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時太子出西門.又欲向彼園林遊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一死屍.臥在床上.眾人轝行。有諸親屬圍繞哭泣。太子見已。心懷慘惻。為馭者言。若我此身.同有死法。何暇向彼園林遊戲。宜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悟世非常。

悟.覺之意。對於迷而言。即自迷夢醒覺也。與覺悟同義。非常.猶言無常.謂世相之無常也。四十二章經曰:「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

棄國財位.

會疏曰:「棄國財位者.所知方域為國.所有萬物為財.帝王寶祚為位。」謂捨棄富有一國之財.及世襲君主之位。以世間國土危脆.無足戀也。無量義經曰:「能捨一切諸難捨。」即此可證。

入山學道。

謂世尊出家後六年之苦行也。普賢菩薩證明功德經曰:「於檀德山苦行六年。」此為八相之一。

服乘白馬.

會疏曰:「服乘白馬者.服謂衣服.乃寶冠等。乘謂騎乘。即犍陟也。(大集經音釋曰.犍陟.馬名。犍音堅。陟音職。)」法顯傳曰:「從藍莫國涉彌伽藍.東行三由延.太子遣車匿及白馬還處。」

寶冠纓珞.

說文:「冠.絭也。所以絭髮。徐曰.取其在首。故從元。古亦謂冠為元服。」王仁煦云:「冠.首飾也。」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梵語勘文云:「梵云羅怛那。此云寶冠。」案.寶冠者.眾寶飾之.故云。

纓.別本皆作瓔。瓔珞.梵語枳由羅。編玉而懸於身者。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法華經普門品曰:「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同信解品曰:「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玄應音義一曰:「吉由羅。應云枳由邏。此云瓔珞。」東宮切韻曰:「麻果曰.瓔珞.穿雜珠.上以飾於身頸。孫云.韻略.瓔珞.胡人穿雜寶飾身也。」會疏曰:「寶冠瓔珞者.依莊嚴經.太子誕生之後.父王及五百釋種所奉上也。」

遣之令還。

會疏曰:「遣之令還者.遣車匿白馬及寶衣瓔珞而送還宮.欲令眷屬知菩薩不貪在家名衣上服及諸寶瓔.又令諸人學之故。」

捨珍妙衣而著法服。

會疏曰:「如來會言.爾時太子已剃髮.而見所著衣是不如法。時淨居天化作獵師.身被袈裟.於其前立。太子既見.心大歡喜.而語之言。汝所著衣.是寂靜服.諸佛幟.云何著此。獵師答言.以誘羣鹿。羣鹿見此袈裟近我.我易得殺。太子語言.但為殺生.非求解脫.此大不可。我今持此珍妙寶衣與汝貿易。獵者答言.善哉.如告。即脫寶衣而與獵者.自被袈裟。」又曰:「法服.寶積云.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能應諸佛之法故。三衣之總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製者.名法服。」法華經序品曰:「剃除鬚髮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薙除鬚髮。

薙音替。周禮秋官薙氏鄭注:「薙讀如。」說文云:「.髮也。大人曰。小兒曰。盡及身毛曰。又作剃。須.面毛也。俗作鬚。髮.頭上毛也。」莊嚴經云:「菩薩作是思維.若不剃除鬚髮.非出家法。乃取金刀.即自剃髮.而發願言。願斷一切煩惱.及以習障。」

端坐樹下。

端坐.正威儀而坐也。普賢觀經曰:「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勤苦六年。

廣韻曰:「勤.勞也。苦.麤也.勤也.患也。」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河上公章句云.上士聞道.自勤苦竭力。」普曜經云:「爾時太子日服一麻一麥。六年之中.修立難行勤苦之行。」

行如所應。

慧遠疏曰:「行如所應.翻邪學正。正道是其所應修學.順而行之。」

現五濁剎。

五濁又名五滓.五渾等。住劫中人壽二萬劫已後而有渾濁不淨之法五種。一劫濁.謂至二萬歲已後見等之四濁起時也。二見濁.身見邊見等之見惑也。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三煩惱濁.貪瞋痴等一切修惑之煩惱.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四眾生濁.劫濁時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濁.此亦為前二濁之結果.壽命漸縮少.乃至至十歲也。此中以劫濁為總.以他四濁為別。劫濁中有四濁。以四濁之故.為劫濁也。又四濁中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為濁之自體.此二者成眾生濁與命濁之二者也。

文句四下曰:「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煩惱濁指五鈍使為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同文句記曰:「准悲華經。八萬至三萬亦不有濁。至二萬歲為五濁始。」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三曰:「言五濁者。一劫濁。劫濁無別體。但四濁聚於此時。悲華云。從滅劫人壽二萬歲時為劫濁。二見濁。五利使。三煩惱濁。五鈍使。四眾生濁。亦無別體。攬前利鈍果報立此假名。五命濁。連持色心。摧年促壽。」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阿彌陀經曰:「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慧遠疏曰:「言五濁者。一命濁.報命短促。二眾生濁.人無善行。三煩惱濁.諸結增上。四者見濁.邪見熾盛。五者劫濁.饑饉疫病刀兵競起。穢土有此.名五濁剎。」

剎.梵語名掣多羅.差多羅.紇差怛羅.剎摩等。譯曰土田.國.處。大乘義章十九曰:「剎者是其天竺人語。此方無翻。蓋乃處處之別名也。」玄應音義一曰:「剎又作擦。音察。梵云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言國.或言土者.同其義也。或作剎土者.存二音也。即剎帝利名守田主亦是也。」

隨順羣生.

隨順.信他之教.從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養諸佛者。只是隨順佛語。」羣生.許多之眾生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法王法力超羣生。」法華經方便品曰:「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羣生類深心之所欲。」會疏曰:「唯應五濁惡世塵勞眾生.故云隨順羣生。」

示有塵垢。

塵垢.謂塵埃與垢污也。會疏曰:「菩薩身心本來清淨.無有塵垢.唯應五濁惡世塵勞眾生.故示有六年苦行之身垢。」

沐浴金流。

說文曰:「沐.濯髮也。浴.洒身也。」案沐浴者.洗身首之謂也。是以禮記云:「身有瘍則浴.首有創則沐.」是也。金流.連河之別名。述文贊上曰:「金流即尼連河。」慧遠疏曰:「金沙河中.沐湯形垢.名沐金流。」

天案樹枝.得攀出池。

廣韻曰:「攀.普斑反.引也。亦作扳。」東宮切韻曰:「曹憲云.攀.竦手也。(案竦手.謂引物也。)孫愐云.挽也.牽也。」釋迦譜三曰:「至尼連禪河。入水洗浴。洗浴既畢。身體羸瘦。不能自出。天神來下。為捺樹枝。得攀出池。」

靈禽翼從。

廣韻曰:「靈.神也.善也。二足羽者曰禽。」東宮切韻曰:「郭知玄云.禽.鳥也。一曰鳥獸未孕者。釋氏云.鳥之大者。孫愐云.能飛曰禽.能走曰獸。孫云.爾雅.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走者飛者總曰禽。何以明之。春秋傳曰.鴝鵒來巢.非中國之禽。白虎通曰.禽者.鳥獸之總名也。」

新譯花嚴經音義曰:「翼從.孔安國注書曰.翼.輔也。毛詩傳曰.翼.敬也。」本行經云:「菩薩持草行時。空中忽有青雀.拘翅羅鳥.孔雀.白鶴.迦陵頻迦.共命之鳥.數各五百。右遶隨飛。」慧遠疏曰:「如經中說.五百青雀.隨從佛後.名禽翼從。此皆神鳥.故曰靈禽。」會疏曰:「靈謂神靈。禽謂飛禽。又通走獸。翼從者.恭敬隨從也。祥疏意言.靈禽翼從.表德被禽魚。」


上一节:声闻众等第二

下一节:大教緣起第四 

 回目录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