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二 > 拔草为药 |
拔草为药
宋朝僧人印肃俗家姓余,是袁州宜春人氏。
在六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林见法师提出应送他出家,父母便将他送到寿隆院,跟随诸贤法师修习。
二十七岁时,印肃才落发,次年接受戒度。诸贤法师鼓励印肃诵念《法华经》,他说:“我听闻各位佛祖倡导的法旨,首先就是让人们了悟于心。”于是他拜别师父,去湖湘一带游历,并在大沩山拜见了牧庵忠禅师。印肃问忠禅师:“佛经上说万法归一,但一归何处呢?”忠禅师不说话,直接竖起拂尘,印肃当即有所领悟,接着他回到受业的寿隆院。
在寿隆院附近,有一个慈化寺,寺中的僧众听说印肃法师已经领悟佛法,便请他过来居住,印肃答应了,从此,他在这里穿麻衣、盖布被、吃粥食、习禅定。
一次,印肃读了《<华严经>合论》后说出一段偈语:
“捏不成团拨不开,
何须南击又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
惹得胡僧特地来。”
不过,平日他常说的偈语是:
“灵妙如如,
不异太虚;
造化万物,
不碍方隅。”
每当有仰慕者前来修习时,印肃便为他们说法,或者写一段偈语。如果来拜访的是病人,他就拔草为药送给他,病人吃了之后很快就会痊愈。由于像这种灵验的事情数不胜数,因此四方僧众都汇集于此,捐金捐米的施主也很多,穷人则出力,印肃便重建了寺庙。
一次,有人问印肃法师:“要修什么行才能领悟佛法?”印肃用笔画了一道,问:“会么?”对方回答:“不会。”法师叹口气说:“那我只能到
此为止,不能再说了。”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