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二 > 螺溪兴教 |
螺溪兴教
宋朝僧人义寂是永嘉胡氏之后。他幼年时就离别父母,进入开元寺为僧。义寂仅仅跟随师父诵念了一个月《法华经》,就透彻地理解了,接着他去天台山跟随疏法师学习止、观二法,不久也领悟了。后来,他寄居在四明育王寺中。
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来到国清寺,看见一个立着宝幢的座位,上面写着“文殊台”,但寺庙前有桅杆阻档,他无法进去。这时,观音菩萨忽然从殿堂中出来,正准备腾空而去,看见义寂后便缓缓迎向他。义寂觉得自己的身体与观音的身体合二为一,从此,他的口才变得特别好。
当时,天台教义已毁于安史之乱,留下的也只有断简残篇,传教者没有凭借。为此,义寂法师常常忧虑不已,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尽力搜集。后来,他总算在金华古藏中得到了《净名疏》。忠懿王镇守吴越时,偶然读到了《永嘉集》,其中有“同除四位,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几句话,忠懿王不太明白,便去请教德韶国师。德韶说:“这是天台教义,您应该去问天台山的义寂法师。”忠懿王依言行事,义寂为他解释说:“这些话出自《智者妙玄》,但自从唐末大乱以来,天台教义不是散乱,就是被毁,这类文籍现在多半流于海外。”后来,德韶法师也上书请求,忠懿王于是派出十个使者,渡海去日本求取教典。,忠懿王还在螺溪为义寂法师修建寺院,匾上题写“定慧”二字,并赐法号“净光”,从此,天台宗就在这里复兴了。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