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二 > 神暄持咒 |
神暄持咒
唐朝僧人神暄俗家姓留,是建阳人。神暄幼年时非常沉默寡言,如果没有人问话,他从来不开口。
一次,他随家人去婺州开元寺游玩,就铁了心地要出家。后来,本郡太守来到寺院,发现神暄神采不凡,经过再三观察后,他曾高兴地告诉别人“这个孩子气度非凡,乃出尘之器,日后定能承继佛法真谛,成为一代高僧。”
神暄住在舍华山北洞的石岩内,他没有修庵堂,也没有床榻,就直接在地上打坐,每日持诵《七佛俱胝神咒》,早晚不停。山上有个神人,他经常过来听经,并向神暄请教佛法,每次他过来时,神暄身上总会笼罩着一团紫云。
一天,神人对神暄说:“赤松洞东边的一座山峰有山林、泉水,法师可以去那里居住。”神暄于是听从他的建议,去那里居住了很多年。不过,这座山处于背阴面,没什么阳光,十分寒冷。
一天神人又去拜访神暄,他问:“法师需要什么东西吗?”
神暄摇摇头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是这里处于山的阴面,太寒冷了。”
神人说:“这是小事一桩。”
当天晚上,神暄听到了一阵喧闹声。次日早上一看,前面的一座小山峰已经被移走了。
后来,神暄又遇到了进山的志贤禅师,禅师问他:“一直持诵神咒容易产生错讹,会生出心魔,如果想要消灭魔怨,必须认识身体之本,身体之本即是真,无魔无佛。”神暄闻言当即豁然而悟,持念神咒的修为更加精深了。
范扬中丞听说神暄法师的事迹后,非常敬仰,于是派使者带着器皿、毯褥等生活用品送给他。但神暄将东西悄悄施给了百姓。后来,中书舍人王仲请神暄为自己授菩萨戒,被他拒绝了。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