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以身护法 |
以身护法
唐朝大庄严寺里的和尚威秀,博学多才,勇敢而愿意承担罪责,精通礼仪,他特别擅长撰写文辞书契。剃度为僧后,他一直以讲宣佛法为己任。龙朔二年的四月十五日,高宗下诏书:“令佛道各门弟子行俗礼,拜君拜父。”僧人们听说后十分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威秀则嗟叹道:“佛门衰微,君王竟如此轻蔑佛法。”说完,他上表启奏皇帝说:“和尚不应按俗礼参拜。”威秀在奏章中旁征博引各种史书,一一列举历朝历代对佛法的态度,并特别指出朝令夕改的做法不是长远之计。威秀虽然用词委婉,但道理却讲得很透彻,他说:“出家就表示不再存在家人之礼,既然已经离俗,就不该再沾染世俗礼仪,这个道理非常明显,也是百代不易的规矩。”他的奏章递上去后,皇上令百官讨论此事,到了六月,下诏说:可以不拜君王,但要拜父母,但后来,皇帝又废除了此令,因为威秀为了护法,实在已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当时,京城有二百多僧人,威秀号召他们同时上书请求,丞相曾告诫威秀:“皇上已经下令慎重商议,你就不要再上奏了,回去等着吧!”威秀闻言,只好带着众人退出宫廷,在西明寺中共同商议对策,最后,他们决定:向各位朝廷高官投送请示状。当时道宣律师送的《上雍州牧沛王启》和《上荣国太夫人启》等信,都是威秀撰写的,威秀禅师真称得上是以身护法了。
本文摘自 禾三千 吴桥 编著《佛事图说》
嗟 jie
--------------------------------------------------------------------------------
上一篇:天神随侍
下一篇:前斋再兴
更多故事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