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法琳自辩 |
法琳自辩
唐朝有个道士叫秦世贞,他倚仗自己会一些法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秦世贞很不喜欢佛门弟子,因此一次暗中上书皇帝,说法琳和尚的辩正之论是诽谤皇祖的。皇帝当即大怒,下令追捕法琳,依法惩办,法琳为了给自己辩护,就没有离开,反而自动投案。皇帝下旨问他:“中国的宗亲观念一向敬仰祖先,重视亲情,以外来的东西为次,这也是先人们传下来的规矩,你为什么信奉外来的东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做出不恭敬的比喻?你这样毁谤我的祖先,实在是万恶不赦,一定要重重地治罪。”法琳说:“皇天没有亲情可言,只有有德之人才会令人死心塌地的效力。古人看重的是道理而不是亲情,,即便是亲骨肉,如果犯了罪也要受罚,哪怕极其疏远之人,立了功就要赏。老子的道德礼法已遍布四海,他曾说过‘吾师名佛,佛者觉一切人也。’所以,如果我们想探寻道教的产生、渊源以及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始末非常清楚。现在那些道士们所说的一切,是诽谤老子的老师,所以我才写了这篇辩正之论,绝非是谤毁皇宗。大唐盛世,光耀四海,陛下的功德日月明鉴,我所著述的乃是正论,与书史相符,倘若有一句不符,我甘愿受罚。如果陛下看重的是臣子的忠正品格,那我就不会被冤枉,如果是滥罚无辜,我就受到制裁。”就这样,法琳通过自辩,最终免于处罚。
本文摘自 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上一篇:智实进谏
下一篇:法顺祈雨
更多内容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