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劝度僧尼 |
劝度僧尼
隋朝开皇七年的秋天,皇帝下诏说:“皇帝敬问法师昙迁,承蒙法师解说佛法因缘,并勤于传道、教化百姓、护持正法、造福众生,实在是佛门的栋梁,人伦的典范。切盼法师能来京都,以慰君民的期待之心,请法师振动锡杖、拂起僧衣、不辞辛劳前来。”昙迁接到诏书后,便来到京师,在大兴殿拜见皇帝,皇帝率大臣隆重地接待了他。皇帝问道:“有很多私自受戒的僧尼,想请法师公开为他们戒度,您看这件事可行吗?”昙迁说:“昔日周国皇帝罢黜佛法、驱赶众僧,有的隐居在偏远的山区,有的则逃往其他国境,如今陛下统一国家,再兴佛法,这些僧人无不赞诵您的圣德。他们和那些屡次接受戒度的僧尼相比,顺序应在先,而且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你身为万方圣尊,应先照顾他们,怎么能只顾着一座城池中的百姓呢?”皇帝想了一会儿,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当即下令:“各地凡有僧尼私自戒度的,都允许他们出家。”这么一来,隋朝当时受戒度的人数超过了十万。没多久,昙迁又请求重新修复那些废置的寺庙,安置游方僧人,皇帝也答应了。只要寺庙中的和尚超过了一个,国家就要提供补给;游方僧人们被固定在某个寺院之中;所有破败的佛像,都由所在地方官员负责修整完善,并运送到附近寺院内供养。这些都是昙迁的功劳。
本文摘自 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上一篇:晋王受戒
下一篇:弃财为僧
更多内容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