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接驾释冤 |
接驾释冤
南朝齐代和尚僧稠精通经史,对世俗生活非常烦厌,后来看到佛经,当即茅塞顿开,于是在鹊山找了一个清静之地,专心修习禅定,并决定要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悟证佛法至道。后来,他禅定九天没有起来,终于获得真觉,心中澄寂一片,回头再看世间生活,更是觉得没有丝毫令人欢乐之处,便打算在山中隐居一生,以修习佛法度日,即使宣帝下诏命他出山,他也绝不从命。不过,由于宣帝多次苦苦相请,僧稠实在推辞不过,最后总算答应。出山之日,山谷震响,鸟兽悲鸣。僧稠环顾四周说:“敬慕至道,怀有仁心,竟能使禽兽感动,这不正是爱恋之心容易相伴,放荡难于持久的道理吗?”于是他不再犹豫,将自己用过的杖留在溪边。宣帝举驾到郊外迎接僧稠,因为僧稠是一代高僧,在他的影响下,当时的百姓也纷纷皈依佛门。后来,有人向宣帝进谗言,诋毁僧稠,说他倨傲不敬,宣帝大怒,决定亲自去惩罚他。僧稠预料到这一切,于是从来不进厨房的他忽然来到厨房对厨师说:“明天有大客人来,多做些饭食。”到了晚上五更时分,僧稠独自坐上预先准备的牛车,来到距离寺庙二十里的山谷口,然后下车等在路边。没多久,宣帝便经过这里,他看见僧稠直直地站着,不禁吃惊地问:“你为何站在这儿?”僧稠说:“我怕自身的不洁会玷污了寺庙,所以在这里等候您。”宣帝闻言当即对尚书令杨遵彦说:“这样的真人有什么可诋毁的?你们难道看不出佛门灵异吗?”这时,僧稠将手中的袈裟扔在地上,宣帝命人去检,居然拿不动,后来增加到十个人,依然无计可施。
本文摘自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上一篇:雪夜求法
下一篇:罢道崇佛
更多内容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