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宝志事迹 |
宝志事迹
南北朝宝志和尚在宋明帝泰始初年,忽然变得怪异起来。他行踪隐秘、居止不定,饮食也不固定,常常披散着头发在街巷中行走。他总是拿着一根锡杖,杖头有时挂着一把剪刀,有时挂着一面镜子,有时则挂着一块绢。到了南齐建元年间,人们便能偶尔见识到宝志的不同寻常之处,比如他可以很久不吃东西,脸上也不会呈现出饥饿之相;和人说话总是隐藏暗语,起初人们并不明白,后来才发现,他的话都应验了;偶尔,宝志会吟诵一些诗句,听上去好像是咒语。京都的贵族和百姓对他非常敬慕,时常供养,但齐武帝认为此人妖言惑众,便下令将他关进建康的监狱。第二天,人们看到他和平常一样,在街市中闲逛,狱卒大惊,以为他已逃跑,谁知回到狱中一检查,他还好好的待在那里。隆冬之时,宝志依然袒胸而行,有时候则分身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梁式帝即位后,便颁下诏书:“宝志先生虽然身居尘垢,但心神却在太虚,水不能湿,火不能烧,蛇虎不能侵害,他谈到的佛理已达到一定的境界,其他见解也远远胜过那些隐居的僧人。怎么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约束他呢?真是目光短浅。自今以后,他可以随意出入,不再有任何禁忌。”就这样,宝志从此可以自由出入皇宫。梁式帝问他:“我始终不能断除烦恼,请问该如何修习?”宝志说:“陛下应以十二因缘来调理。所谓十二因缘,就是在十二个时辰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观照不起私心杂念,自然能得到大安乐、大解脱。”后来,宝志还写了十二时歌,以此警示世人。
本文摘自: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上一篇:采乳遇难
下一篇:武帝下诏
更多内容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