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文帝问法 |
文帝问法
宋代和尚求那跋摩是罽宾国的刹帝利种族,他宅心仁厚、广施善德、善于辩论,对佛法的理解非常深刻。元嘉八年正月,求那跋摩来到建业,文帝听说后便下令召见他。文帝问道:“我曾经持斋,而且坚持不杀生,谨守佛法多年,法师如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度化这里的百姓,请问你想用什么法子来教化他们呢?”求那跋摩回答:“道在人心,而不在外物,法在自己,而不在于别人。而且帝王所修习的与普通百姓各有不同,普通百姓没有名望、身份卑贱,说的话也没有分量,倘若不能克制自己、勤苦修行,恐怕就没有别的办法了。而帝王却是以四海为家,以众百姓为子,一句好听的话就能令朝臣百姓非常高兴,发布一条好的政策法令,就能令人神和谐相处。如果行事不违天命,徭役不繁重,就会出现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盛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帝王还能持斋,那就是一件大事,守不杀之戒就会利益国家和百姓,因为减省一顿饭而保全一只家禽的性命,足以济度百姓了。”文帝闻言高兴得拍案而起,他大声赞叹道:“普通人被大道理所迷惑,僧人们则容易被教条所束缚。被大道理迷惑的人只会空说大道,被教条束缚的人也会拘泥于篇章,法师所言明了通达、见识不凡,看来以后可以和你畅谈天人之际的事情了。”接着,文帝下令厚赏求那跋摩,求那跋摩也就此得到举国尊崇。
本文摘自 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罽 ji
上一篇:木杯渡水
下一篇:君臣论法
更多内容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