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
中国故事一 > 牟子解惑 |
牟子解惑
汉代的牟子为了专心修习佛道,于是隐居在山中,并写出一部理惑篇。一次,有人向他请教:“什么叫佛?”牟子回答:“佛的意思就是觉,就如同形容三皇五帝是圣人一样。”人们不解,继续提问:“既然佛道是至尊至大的道法,为何尧舜、周公、孔子这些人不去修习呢?此外,六经之中也没有关于它的记载。既然你学识渊博,喜欢礼乐,怎么又会喜欢上佛道呢?难道这种东西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吗?”牟子微笑着说:“读书不必一定是孔子的,用药也不一定非是扁鹊的药方,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药,同样的,只要是有道理的话,我们就可以相信。君子应该博取众家之长来完善自己。另外,圣人怎么会有固定的老师呢?尧曾侍奉过君畴,舜曾侍奉过务成,周公旦曾向吕望学习,孔子也曾跟老聃学习,这些都是六经中有记载的。这四个人虽然是圣人,但和佛祖比起来,就好像鸟兽与麟凤相比,既然尧舜周孔都如此圣明,更何况佛祖的智慧与识见呢?他已经深诣各种道法的奥秘,我们怎么可以舍弃而不学习呢?”还有人问道:“既然佛道主张无为,乃圣尊之道,那为何世人对它如此毁誉呢?大家都认为这种学说难以运用,虚无的境界也让人难以相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牟子回答:“最好的味道和音乐未必适合大众,韩非凭借一知半解的见识就诽谤尧舜,接舆以毫厘的差异而讥讽孔子,都是注重小节而忽略全局,这正是听者不聪、视者不明啊!”
本文摘自 禾三千 吴桥编著《佛事图说》
上一篇:宫亭救蟒
下一篇:祈求舍利
更多内容
摘自禾三千吴乔著《佛事图说》
|
|
|
|
|
|
佛事活动 |
 |
|
|
佛教乐曲 |
 |
|
|
梵呗净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