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 >> 首页 > 为大悲庵居士讲经 > 上入下川法师讲临终关怀与往生助念

 

如何用助念的方式体现真正的临终关怀?

  可以说,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我们可以一次性地解决临终关怀的这三个层面的问题。而对于我们助念者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一是需要对阿弥陀佛的接引众生愿力真实功德有着坚定信心,二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与总结,让我们对病人的业报体相、病苦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佛经及医学上有个印证加以辨别,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方便直接地与病人沟通交流。

  每个人在生命过程当中都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这种业报,对于我们已经信佛、念佛的人来说,我们把它托付给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大悲愿海中,把我们所有世间无奈的委屈和痛苦,用这句佛号托付给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光明慈智愿海里。用一种内心所承受世苦的悲苦声哀求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一般病苦众生唱着唱着他就随声流泪。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拔众生的极苦,病苦也是其中之一,悲心一起,就与阿弥陀佛的悲愿相应。从他悲苦的心中唱出的佛号与阿弥陀佛悲愿相应,一苦一悲对病苦是有减轻或解决作用的。悲苦、忏悔、感恩之心一起,就有对治病苦的作用。病苦的减轻会使病人对阿弥陀佛更有信心,对称念名号之心更坚定,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更有信心,这才能达到彻底仰靠佛愿力的信心。这种层面上的临终关怀才是成立的,才是助念的目的之所在。

 

助念往生的佛理基础是什么?

  这个肉身是我们往昔业报所造的果,有这个肉身在,我们就得在这个业报身的范围内活动,好人坏人都是人,都在这个皮囊里装着,都在做皮囊范围以内的事情。可是死的时候,四大假合一分散,你的心识就透着十法界,所有的缘都会出现,成佛的也是他,六道轮回的还是他,那时候就要看他的福德因缘了。如果我们去助他这个成佛的福德因缘,帮他更好地调整一下心理位置,那就叫助缘,叫助念。

  临终,先把关怀搁在前头,这才叫临终关怀,令他接受这种关怀,从内心中升起配合的心态,从而再把阿弥陀佛发的那个愿说给他,阿弥陀佛是以众生心为心,法化报三身及四十八愿的全体功德愿力都在众生心内,只要众生以持名念佛的心信受,发往生的愿,你什么样的苦全体力拔,什么样的死亡现象都能解决,把那种智信的信息传递给他,令他欢喜信受。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是带着光明圆满智慧加持的。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帮助他。所以说,这种关怀的形式、理念、状况、手段也要多样。要根据这个基本原理来处理助念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现象,而不是盲目地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来机械地执行。

什么样的佛号适合助念? 

  这个问题不能孤立地下结论,要看病人的情况。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要给他心中加一个悲苦的感觉,唤起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这个时候,像东林佛号这种缓慢悲苦的调子就起作用。不能说东林佛号不适合助念,是佛号就有佛的圆满功德愿力存在。在培养起一种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之后,再过度到一种清亮、平静的佛号中。如果说是在临咽气时,让他不致陷入昏沉当中。在临终的那一刹那,就可以用一种快板的追顶念法,令佛号在亡者心识中起作用不间断。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急躁,持念三十至四十分钟再回到清亮平静的佛号中,切忌带着躁妄心念佛。

  如躁妄心念佛,容易感应的是什么道?以此推理,念佛是福德,躁妄心带着急性,急性有烦恼所在,烦恼有怒性所在,修罗因素就在怒性里,有福德在但是又有躁妄心在,所以容易对境修罗道。要时时注意,要以亡者的感受为主。为什么有的助念的人,助念时间长了以后,火气会那么大,那主要是受到躁妄心的影响,脾气会增长。所以我们在助念过程中,要用戒律、用慈悲心把躁妄心给化掉。要真诚发愿:我要为亡者着想,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你的性子降服了,亡者才能平和。你的心有多平和,亡者就能感受到多平和。要防止因为助念时间过长而产生躁妄心,就要对临命终人舍报的时间有一个了解。学一学中医理论,学一学西医的临床经验,看一看佛典上对死亡现象的描述。如果离舍报时间还长,就只是安排几个人轮流做一些护理式助念,不要强迫干扰临命终人,调整一下心态,让临命终人生起信愿来。观察舍报时间快到时,再安排人员,进行各方面的配合,帮助临命终人进行最后的冲刺。

 

为什么要强调对病相和业相的了解?

   

  只有通过对病相的了解,才能与亡者形成心理沟通。通过助念,让病人那被病苦折磨的心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相应,从而达到减轻病苦的目的,进而产生欣求极乐之心。这样助念,容易与病人沟通,不会让病人产生烦躁感。对那些因为遭受病苦折磨,而不能正念现前、提起佛号的病人,或者根本对佛法没有了解的病人,有时候可以采取一些体贴的善巧方便的办法。比如,可以对病人说:“念佛号会起到减缓身体疼痛的作用,你可以试一下,配合着一起念。”“念佛不但对你现在的疾病有帮助,将来你还可以成佛啊,那才是真正的解脱。”用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而在佛号的作用下,病人的病痛往往会有所缓解,在这种体验下,病人对阿弥陀佛的感恩之心是无以言表的,往往是一边流泪,一边念佛,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佛像,增加强烈往生的信心,能真正提起仰靠佛的信心和愿力,进一步达到往生的目标。

pic
参观孔庙
pic
佛七之绕佛
pic
学唱三宝歌
pic
大家的道场大家建
pic
可容纳300人的新斋堂
pic
举行放生仪式
pic
大雄宝殿前排班上早课
pic
参加法会的信众

 

  佛事活动
放生仪规
节日法会
  佛教乐曲
阿弥陀佛在心间
三宝歌
感恩一切
慈光
灵感观世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梵呗净音
炉香赞
香赞
版权声明:大悲庵 Copyright dabe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